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懂王 > 第203章 叶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且不说柳忠与驮公公两人一路赶往叶城,但说崔俊没享受几天清闲,便又忙碌了起来。今年种下的棉花,已经可以收了。

感谢老天爷连续三天的大太阳暴晒,这让崔俊的棉花采摘工作无比顺利,也保证了棉花的品质。

摘棉花是个苦力活儿,这四五十亩的棉花田,崔俊可舍不得自己庄子里的人去采摘。从牙行雇人那才是最正确的解决方法。

反正崔俊与牙行说好了的,一亩棉花田一天收完,就给牙行两百文钱。若是一天里面收不完,崔俊便只给一百文。

还有,若是能帮着将地里的棉花秸秆连根挖出来,崔俊再加一百文。

看在钱的面子上,牙行即刻行动,长安城附近但凡能雇到的人全都被安排到了崔俊的庄子里摘棉花。

只一个上午的时间,棉花田里再无一点白色。还未到傍晚,地里的秸秆全都被连根清除,整整齐齐码成高高的好几十垛。

崔俊看了下,觉得很满意,爽快付钱完成交易。这些地等下就会撒上牛羊粪做肥料,再种上麦子争取收一茬清饲料。

洁白的棉花被晒得蓬松,里面的棉籽全都被妥善保存,以待明年再种。崔俊大致算了一下,明年的棉花地至少得翻十倍才行。

水渠边的水力纺织机开始全力生产棉布,而庄子里的人,只要有闲暇时间,便会拿着纺锤纺棉线。

今年的棉布产量将会多许多,至少足够崔俊给庄子里的人没人置办一套内衣内裤,以及每家一套床单和被套了。

而且,有了棉线之后还能混合羊毛线做出棉毛混纺的织物,这种材料做保暖的毛衣也是不错的。

至于崔俊自己,对不起,他和小侍女们用的被褥里面包裹的,全是又厚又蓬松的棉花毯。只等着冬季来临之时便能使用。

这样的棉花毯崔俊还准备了好几套,一套专门派人送去给陆德明。自己的恩师年纪大了,受不得江南的阴湿。

除此之外,还有自己的父母兄嫂,皇帝老爷,大官伯父,兄弟好友之类的,能给的都给了。

如此做,只为了明年有人能帮着自己一起种棉花。只要知道了棉花的好处,不出两三年,棉布与棉花将会在大唐全面流行起来。

原材料一多,产品的制造量也会跟上,价格也会跟着下降。到时候,冬天冻死人的事情也会少很多。

关乎民生的东西,崔俊从来不想着从中谋取过多的利益,他会去专利局注册棉花的种植技术,也会去注册相关棉纺织品的技术。但是,会标注全部免费使用。

他要的除了名,便是一个标准的制定权。别到时候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伪劣商品,损害老百姓的利益。

铁匠工坊这些日子打造了不少的小东西。这里面除了锯子之外便是各种型号的锉刀。这也是为下一步的机床制造在做准备。

没有机床之前,崔俊只能靠着匠人们的手艺来保证加工质量。只有等第一台机床制造完成之后,才能够开始进行精度升级。别说现在大唐的这些古人生产不出紧密的零件,其实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比现在差多少。惟一的区别只在于生产效率以及通用性。

前一阵子带着香水离开的西域商人赛义德突然前来拜访,其身后的几辆马车之上驮着的,全都是一块块各种形状的铁料。

崔俊很疑惑这家伙怎么这么快便返回,以至于认为这家伙不守信誉,直接使用从大唐买的铁料来冒充。

只是赛义德连连摆手道:“亲爱的崔庄主,我这些铁料全部都是在玉门关之外买回来的,绝对没有在大唐境内买过哪怕是一点点的铁。这是我的通关文书,你可以检查。”

赛义德说着便拿出通关文牒交于崔俊。崔俊展开一看,只见其上清楚写着赛义德出关、入关的时间,以及所携带货物种类和数量。

其中铁料绝对是他从关外带回来的。至于时间为什么这么短,赛义德的解释是他在外靠近沙洲的地方与一部落达成交易。

用崔俊给的香水与他们交换了铁料,便即刻再次返回。崔俊眼见赛义德所言非虚,并有通关文牒做震,便让人喊来赵铁匠验货。

崔俊要的可是上好的铁料,这品质行不行,还得赵铁匠说了算。

赵铁匠验货的法子很简单,先随便找些铁料对比一下,看看成色有无差异,再挑选几块料子熔炼,看看里面所含杂质的多寡。

等着赵铁匠验货的时候,崔俊便与赛义德扯闲篇,问得最多的便是赛义德对于关外西域的风土人情,与见闻。

赛义德似乎对于自己这批铁料的质量很有信心,与崔俊高谈阔论丝毫没有担心之色。

而赵铁匠检验的结果出来之后,证实这些铁料品质极佳。崔俊立刻命人称重,按照约定接收,并给于赛义德相应的香水以及肥皂、纸张等商品。

至于大唐风华这般的好酒,崔俊是绝不允许对外出口的。高度酒在崔俊这里,不但是商品,更是工业原料以及战略物资。

而这次崔俊要的货物,除了上好的铁料之外,还有各种西域盛产的农作物,以及西域良驹。汗血宝马这玩意,对崔俊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柳忠与驮公公两人此时已经来到叶城,也就是位于伊州西北处的一座小城。

此处原先只是有几片绿洲,附近的几个小部落,将此处设为几家共有的地盘,轮流来此处放牧牲畜或是砍伐一些木材。

但在李渊起兵占据陇右之初,来了一些隋朝的败军。这些军卒本就在连年的战乱中失了亲人,眼见此处水草丰茂,便动了心思留在此处。

这伙人在此定居,却是坏了周围几个部落不成文的规矩,一番厮杀争斗在所难免。而胜者自然是隋军的败兵们。

输掉战争等于失去一切,几个小部落立刻被整合到一起,略有姿色的女人们成了胜者的财产,男人们则成了奴隶。

不到三年的时间,叶城便悄然而起。而这些人的生计便是以截道为生。随着杀人越货的事情越来越多,叶城的名头也越来越响。

一些在大堂犯事的人,或是原本就对大唐存有敌意之人纷纷前来投靠,叶城的实力也越来越强。

在叶城建成三年之后,突厥对他们发起了一场战争,虽说叶城最终没能被攻下,但是也损失惨重。双方借此契机坐下谈判,叶城正式归于突厥治下。

从此,叶城不在蓄养匪盗,转而经营集市贸易,成了突厥西北进入大唐的一座重要的中转站。

大业四年之时,有人传言说是在叶城城主手上有一千年的太岁,食之能得长生。

江湖之上各种势力闻风而动,叶城又一次笼罩在刀光剑影之中。只是这场阴云只持续了三月时间便告消散,前来的江湖人士几乎无人能从叶城离开。

唯有柳忠与驮公公的一位好友侥幸逃脱并告知两人,这城主身上的根本不是什么太岁,而是象征黄泉的传国玉玺。

此事立刻被告知李世民,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封锁消息,对外只说是太岁现世。

同时派遣剪羽卫密切监视叶城城主的动向,以防此事暴露。盖因那城主武功高强,绝非一般人能匹敌的。

当时李世民身边之人,武功最高的也就是柳忠、驮公公、与常德三人。以他们的实力去叶城,无异于送死。

少林神僧觉远虽与李世民交情颇深,但是直言此事他绝不会参与,所以便只能等到驮公公进入二品,柳忠伤势恢复之后再做打算。

九月的天气并不怎么好,叶城已经断断续续刮了好几天沙尘暴,这天来了两人四骑,一身风尘的两人推开叶城一间客栈的大门,要了一间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