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这个穿越有些不正经 > 第366章 后宫干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兴帝从慈宁宫出来后,脸色阴沉的吓人。

后宫不得干政乃是祖训。

到到了兴帝这里,太后不但干政,甚至还替他安排起官员来了。

虽然此事情况特殊。

太后只是为她的娘家人,才要求兴帝安排李元胜进入詹事府。

但兴帝心里仍然感到无比的憋屈。

而且长乐公主的婚事,太后也是肆意插手。

完全没有通过兴帝的意见,就替他答应了下来。

这让兴帝更加的愤怒。

今日的这个场景,不禁让兴帝回忆起往事。

在兴帝当太子之时。

太后便是这般,对他的事情指手画脚,颐指气使。

从来就没有在乎过兴帝心里的想法。

如今兴帝成了一国之君,太后却依然如此……

兴帝心里十分清楚。

他敬爱的母后,从来就没有喜欢过他。

兴帝之所以能顺利的当上皇帝,都是占了长子的便宜,以及慈静斋的支持。

太后最喜欢的。

依然还是她的二儿子。

平阳王。

兴帝如此忍气吞声,并非是敬重太后。

他所顾忌的。

还是一心礼佛,不问世事的太上皇。

太上皇虽然退位十几年。

但在朝中的影响力,依然是根深蒂固。

太上皇个人尚武,曾经御驾亲征过许多次。

在军中的威望,简直是如日中天。

如今边军的将领,仍然是当年太上皇提拔上来的那一批人。

兴帝心里很明白。

这些边关大将,依然是忠于太上皇。

虽然兴帝一直向这些人拉拢示恩,试图完全控制边军,但也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这些年来。

兴帝也一直不停的向边军安排人手,但仅仅只能替换一些不是很关键位置的将领。

因为兴帝不能仅仅是为了控制边军。

就让边关不稳。

而且平阳王,也始终是兴帝心里的一根刺。

当年太上皇御驾亲征时,身边总会有平阳王的影子。

平阳王平时为人处事,都像极太上皇。

这让太上皇与太后,皆是及其喜欢这位二皇子。

对性格温吞吞,仿佛从来不会发怒的兴帝,心里十分的不喜。

废长立幼的念头。

太上皇也不知有过多少次了。

但此事有违祖训,在加上当时是太子兴帝并无什么错处。

太上皇也不敢轻易换储。

为了试探朝中大臣的心意,太上皇慢慢的加强平阳王的权利。

甚至让平阳王的仪仗,已经逐渐与太子并驾齐驱。

文臣们看出太上皇的心意,纷纷上书反对。

但军方的将领,则大部分选择了沉默。

军方这种沉默的态度,其释放出来的信号,也算是十分明了了。

很显然。

军方是支持二皇子平阳王上位的。

当时作为太子的兴帝,得知父皇有了换储的心思,每日都处于担惊受怕之中。

生怕被太上皇抓住了错处,就成了一个废太子……

此事直到慈静斋的门主来京,与太上皇谈了谈,才让事情有了转机。

慈静斋心怀天下,天下闻名。

其内高手如云,可以说是大兴武林中的泰山北斗。

而且慈静斋与大兴皇室,有着莫大的关系。

当年大兴高祖皇帝在位时。

兴国被晋国和梁国联军两面夹击,二十万大军大败于边境线上。

晋梁联军冲破大兴边境的防线。

而后乘胜追击,直接杀入大兴境内。

一路上视同破竹。

直接打到大兴的京城,从而兵临城下。

在大兴即将被灭亡的时刻。

正是慈静斋的门主带领着三百门人,入五十万敌军如无人之境,直接斩杀了敌军十几员大将。

晋梁联军在群龙无首之下,兵败如山倒。

最后残兵败将灰溜溜的撤出了大兴境内,从而保住了大兴的江山。

慈静斋的这一番作为,令天下震惊。

原来武功练到一定的境界,竟然恐怖如斯。

甚至可以左右一国的命运。

在五十万大军之中,取人首级,如囊中取物。

若是去各国皇宫去取皇帝的头颅,想必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从此以后。

各国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尚武……

大兴高祖皇帝感恩慈静斋的相助,保住了他们周家的江山,便立下了一个规矩。

此后大兴皇室的每一位太子,必须经过慈静斋的认可与支持,才能坐上皇位。

但慈静斋却拒绝了这一提议。

慈静斋门主也是聪明绝顶之人。

她明白高祖皇帝的这项提议,看似给了慈静斋莫大的权利,甚至可以左右大兴皇室的替兴。

但高祖皇帝的真实目的。

其实是把慈静斋与皇室绑在了一起,让慈静斋成为了拱卫皇室的一股力量。

在慈静斋的威压之下,何人胆敢造反?

不怕半夜没有了人头吗?

如此一来。

高祖皇帝的子孙才能稳坐大兴江山,世袭罔替万万年。

见慈静斋拒绝了这一提议,高祖皇帝只好退而求之。

高祖皇帝把慈静斋的门主加封为国师。

并请求慈静斋在每次皇位交替之时,前来主持新皇登基仪式,用来震慑宵小。

这其实也等于变相的,把慈静斋与皇室绑在一起。

对于高祖皇帝这一请求。

慈静斋门主不好再次拒绝,也只能答应。

所以在大兴的民众心理。

慈静斋一直是高山仰止的存在。

只要是和慈静斋有几分渊源,即便是皇室之人,也得礼让三分。

慈静斋的门主找到太上皇。

两人关上门相谈了半日,也不知谈了些什么。

但不久后。

太上皇退位,开始一心向佛,不理世事。

兴帝这才在慈静斋门主的主持下,顺利登基。

而差点成了太子的平阳王,则被兴帝留在京城,一直被密侦司看得死死的。

平阳王好几次请求回自己的封地,兴帝也没有答应。

兴帝不敢放平阳王离京。

京卫指挥使司已经被兴帝完全控制,上上下下的人,基本都是兴帝的心腹。

兴帝不担心有人胆敢在京城造反。

若是平阳王回到自己的封地,然后联合几十万边军,未必没有改天换地的能力。

兴帝已经在位十几年之久。

为了兴国的复兴,每日躬勤政事,卷不辍手。

到头来却因为太上皇的掣肘,却一直没能真正的掌握兴国的军权。

不得不说。

这是一件很令人悲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