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屋里的墙面只简单粉刷了个大白墙,然后通通贴上海报画。

这年代感的气氛足足的。

柳老太太怀着忐忑的心坐在一边瞅。

等了半天光看人进屋瞧,就是没人买,有些慌了:“老闺女,你非得让我做这么老些衣服裤子,万一没人买可咋整,白瞎这料子了。”

特别是那裤子,提溜溜瘦的,瞅着都不得劲。

前阵子老闺女天天带她看电影,看电视剧。

这孩子可真是敢想,人家明星儿穿的能和老百姓一样吗?

这些也不适合平时穿,咋可能卖得出去呢。

柳青青这时候没功夫安抚她了。

“你好,你这个裤子多少钱?”

柳青青换上标准八颗牙微笑凑了过去:“裤子是二十五块钱。”

柳老太太瞪圆了眼,二十五块够买多少料子的了?老闺女可真敢要啊!

那姑娘皱了皱眉头,显然这个价格不在她的心理范围内。

“这也太贵了。”

她旁边的同伴拉了拉她,轻声耳语道:“这条裤子是张金玲穿的。”

姑娘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不用她多说。

又抚了一下裤子,手感真好。

柳青青看着二人私下里的互动,笑着解释:“这些服装都是电影明星同款,南方那边可流行了,不过咱们华亭,我这儿是头一份。”

现在是头一份,但不久之后,看到她这边卖的好。就得有人跟风做了。

两人又窃窃私语商量了一阵子,最后合力掏出钱买了下来。

柳青青立马收钱,装衣服。

手提袋也是特制的,这么一衬托,对方顿时觉得裤子买的不亏了。

这一两年,受到国家统筹统销的影响,还没多少人有讲价的意识。

所以老板给了价,她们心里想的是能不能买起,而不是能不能讲下来。

柳老太太已经在旁边瞅半天了,没想到还真能卖出去。

等人一走,她就激动的直颤巍。

“老闺女,卖这么多钱???”

柳青青把钱往她手里一塞,让她好好体会,然后就去接待下一个。

第一天开门,又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知道的人并不多。

所以到了晚上关门时,也不过卖掉五六件。

但柳老太太高兴的有些合不拢嘴,恨不得连夜开工,再多做出几件来。

“走吧娘,关门了。”

“忙啥?这还没大黑呢,再等会儿说不准还得有人来。”

柳青青可没听她的,这时候还不是过夜生活的年代。

到了晚上,基本就没人往街上晃了。

现在她犯愁的是,明天周一她就要上班了,也不知道老太太一个人行不行。

好在没课的时候,她还能过来盯着点。

?

连续两天,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

就算柳青青时长过去盯着也不是长久的事。

店铺开张之前,她就在大院里打听有没有想上班的了。

不过大院里的人一听是私人开的那种裁缝店,都纷纷摇头拒绝。

这年头,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多,但个体商户想招人又很难。

还是观念上的问题,觉得给个人打工,上不得台面。

于是柳青青把目光放到那些返乡女知青身上。

这些人吃过苦,大部分人不会嫌弃卖衣服的活不好。

在外头久了,冷不丁一回来,又与家里格格不入。

多亏了尹老师的八卦嘴,她家周围哪个是下乡多年才回来的,哪个单身挺大岁数还没结婚,哪个和家里关系不好。

她如数家珍。

孙玉梅就是尹老师家附近的返城知青。

当年下乡时不过初中,因为在家里是最不受宠的,所以才轮到当时岁数还小的她下乡。

这次回来也不是父母实力。

这几年的知青返乡名额一年多过一年,她所在的那个村里,未婚知青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再等下去,全知青点估计就只能剩下她一个人。

村长也是看她可怜,从十六岁就到了他们村,一直闷头干活,人瘦的跟一把竹竿似的。再熬下去,他都怕人挺不住。便在今年的这一批名额里加上了她。

孙玉梅回家的这段日子,一直住在厨房里临时搭的床上,白天就要把板子收起来。

五年前她和姐妹一起住的房间,早就被大哥的俩儿子占了。

当年走的时候,她连初中的没毕业,本来学习也不怎么样,所以高考恢复,她连试试的心都没有。

孙母对她不是鼻子不是眼,经常说起,谁谁谁家的孩子在农村考上了大学,现在怎么怎么样。

天天听着她妈的指桑骂槐,还得在家里当牛做马。

还吃不饱。

总感觉,这日子过得比村里还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