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投笔觅封侯 > 第43章 老 baby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年轻人嫌弃老人,觉得老人是个累赘。固执不讲理。他不觉得。也许他外婆算是老人里面的另类。

相反,觉得老人其实很可爱。从外婆那里他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得到的知识还有见识。

就像有一天下午,他提着水桶去河边拎水,打算给小菜园浇水的时候。外婆抬头看看天说,不用浇了,晚上要下雨。

他问外婆怎么看出来的。外婆说,乌云蔽日,半夜不下,明早一定下雨。

果然当晚就下起了雨来。

一次他打嗝,打得很厉害。上下牙打在一起,舌头尖子都咬破了,牙齿也酥了。外婆赶紧过来,在他的两眼之间的眉心处掐了两下。马上就不打嗝了。简直太神奇了。

还有一次,他难过的喘不过气来。哦,对了,是大舅母和外婆吵架的时候,他帮外婆讲了大舅母两句。大舅母就疯了一样上来撕扯他。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气得浑身发抖,气喘不过来。

外婆找来一只塑料袋把他的头包在袋子里边,过了一小会儿就恢复如常。

外婆的记性特别好。1930年出生的。包括小时候的许多事鸡毛蒜皮都记得清清爽爽。大学期间,因为写一部抗战题材的小说。问起外婆那时候的事,什么还乡团、反干团、新四军、川兵、日本鬼子她跟他说了许多。

“老乡呢唉,我们退却了!”外婆说去川军打了败仗,撤退时候的绘声绘色,让他仿佛看到了八十多年前的川军在这横山这块土地上,抗击日本侵略者时的艰苦卓绝的画面。

那一本小说的收益,让他大学四年都过得有滋有味地,体会到了什么是财富自由。

外婆从来就没有念过一天书。可是从外婆嘴里出来的金句,他记录了整整一个大本子。

比如批评人们趋炎附势,她会说:“苍蝇唪狗屎,人来嘭嘭起。”“狗捧屙屎的,人捧有钱的。”

比如说“二十睛,树木发两层。”意思是说农历正月二十的这一天不能是晴天,如果是晴天,不下雨的话。接下去的天又会返寒。

比如说门锁着,叫“锁脖子看门”。形容一个人很忙,“忙得脚不蹈土。”形容一个人玩完了叫“死虾子泛红壳”……。

比如说外婆劝他找老婆不要找太漂亮的,说“丑妻家中宝”。“娶妻娶贤”“妻贤夫祸少”。

说娶老婆不能娶太漂亮的。说容易被人家惦记,容易出事,“好看好看,别人一半”。

类似地形像又接地气的词语短句不胜枚举,很多很多。许许多多是方言,表情达意,完全超出了普通话所能表达的意境。远比普通话传神。然而查遍了字典和词典也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字记录下来。

深以为憾。甚至心如刀割。很是担心一旦外婆这样的人去世了,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地域文化,恐怕就此断代,殒落了。在某种程度上说,外婆在他眼里就是一座文化瑰宝。也就是说外婆眼里是闪着光的存在。

有感于此,他觉得普通话教育之余,是不是应该结合各地的实际,保留方言教育。如果从小用方言写作,是不是可以让许多小朋友解决写作难的问题。因为太多的孩子平时说得话是一套语言体系,写作文时用得则是另一套语言体系。

从外婆身上看,外婆不应该被当作文盲对待。外婆简直就是一部活着的乡土文化集大成者。活词典。虽然她一个字也不会写。

由此他认为,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定义,是应该被颠覆的。

不应该把外婆这样没有念过书的人定义为文盲。他们从长辈那里学到的许多乡土文化,是课堂上根本都无法学到的。是绝对要应该得到尊重的。

他喜欢与老人相处。

和外婆这样的老人呆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他越发现。一味地爱护老人,不让老人干活,反而是害了老人。

特别对外婆这样做事做惯的老人来说。一旦闲下来,很容易就闲出病来。

而且闲下来的老人,特别爱胡思乱想。认为自己没用了。别人把他们当废物看了。

人越老,越在意自己对别人,特别自己家的儿孙有没有价值。一旦他们觉得对儿孙们没有了价值,他们就可能抑郁。

有许多人以为,给老人买礼物是孝顺,其实买礼物还不如回家蹭顿老人亲手做的饭菜。那对老人来说,才是最为难得的,好过任何商场上买来的礼物。

谁都希望得到认可。老人也是。

老人希望从儿孙们那里得到的回馈是,自己还有用,最好是不可或缺的。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混吃等死的废物。

活着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价值认同感,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有着更明显地渴望。

否则他们的精神就可能垮掉。

当然他也得看好了,不能让她累着。老人的体能恢复起来慢得多。今天累了,第二天,第三天,甚至一个礼拜都无精打彩,提不起来精神。

一旦她发现自己精神头不好,就会疑心自己哪里病了。那时候,她就会想到要去神迹山去烧香。去求三花娘娘保佑自己。以前是保佑自己长命百岁。现在她已经不满足一百岁了。有谁说她长命百岁,她会不高兴。说到一百二十岁,她才会高兴。

老小老小。老人跟小孩差不多。需要陪伴,也要及时的制止他们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更要照顾好他们随时波动着的的情绪。

想起刚才早点摊上的事,于是就问起外婆来,“外婆,聋子嗲嗲姓什么呀?”

没等在晾晒衣服的外婆答话,外边的河沿边,突然传来一个人声。也许是他问得声音太大的缘故,惊动了一个刚上浮趸洗衣服的老妇人,抢先问他道。

那老妇人,眼睛生得不大好。拎着捶棒,走到外婆家的院子门口,偏着头笑嘻嘻地问他道:

“毛毛啊,你问那个老摊炮子的姓什么干什么?”言语间透着谨慎。

“没什么,就是觉得那个嗲嗲,是一个挺有意思,挺好玩的一个人。”他笑笑答道。

“那个老现世的啊,就喜欢跟小家伙玩。还以为自己小十七八哩!”那婆婆听他如此这么一说,一阵释然。就像家长听到老师说,自家的孩子并没有在学校闯祸那样。顿时轻松了一大截。

外婆把嘴巴努努道,“你问得啊聋子嗲嗲,就是这个奶奶家的。”

“哦!”施耐德一听,明白了。不由地笑。心里想要么聋子嗲嗲不是个省油的灯,要么这位婆婆是个天生操心的命。要不怎么一提到聋子嗲嗲,她就担心成那样子。忙上就过来问。

“爷爷人很好的,我刚才吃面条的时候,碰见他了。很乐于助人。”

“是哦,”听到他在夸赞她家老伴,那婆婆开心起来,“要讲到出热,没哪个有我家死老头子出热。有时候瞎出热(热心)。人家要是有什么事,不要喊的,一颠就跑去帮忙去咯。

有时候,人太出热很咯,不好唉。容易让人瞧不起,拿着不起劲!”终归是一家人,老婆婆在骂完自己的老伴以后,又开始为老伴喊冤抱屈。意思是有人家不尊重她家老头子。

“什么样的人都有。那些人没素质看不看得起,其实也用不着在意。人都老了,该怎么活就怎么活。管他们看起看不起哩。”他这里劝解那位老婆婆道。

“要是人家都像你小哥哥这么开通就好了,”老婆婆叫他小哥哥,叫得他简直站不住。就听那婆婆继续道,“这两天有个小丫头子。讲是哪个外国国家来的,叫日本哦。要找她家什么人。讲在我们横山生活过。

我家那老现世的就帮人家小丫头子在找。你晓得人家背后里怎么讲我家那个老现世的?

讲我家老现世的不要脸哦。我都不晓得这些人,怎么搞的。我家老头子都八十多了。人家外国小丫头子比我家孙女儿都小一大截子。我家老头子就是出热,怎么不要脸了?他能有什么坏心思,还能干什么坏事出来了啊!我都不好撅那些人的,天晓得。”

“等等婆婆。”你讲爷爷现在帮得那个女孩子哪个国家的啊?”他一听老婆婆提到小日子两个字。心里咯噔一下子,如鲠在喉,忙走出院子去问。

“是叫日本吧,我也不晓得哪个国家对哪个国家。我又没有念过书。字都不晓得写。毛毛啊,这世上是不是有个国家叫日本啊?”面对一个小伙子的追问,那婆婆显得有些子紧张。反过来问他道。

“哦吼,你连日本佬都不晓得啊?”在晾衣服外婆听到了,忍不住笑出声来,“扬凤啊,鬼子打我们中国哎,你都不记得了?”

经外婆这么一提醒,那婆婆两手一拍跌足道:“看我唉,这烧糊咯入。把日本鬼子进我们中国的事都忘了。鬼子不就是日本么。”那婆婆难为情地笑道。

那婆婆后面又都说了些什么,他一句都没有听进去。昏头胀脑地。脑子里一直嗡嗡着一个声音——“日本人,日本人,她是日本人。她果然是日本人!”

回想起那天,准备表白时的那个晚上,看到的她的房间里的那件和服。这要是当时表白了,和她谈起了恋爱。后面知道了她的身份,以自己这种全情投入的性格,肯定会伤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