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崛起 > 第7章 妖风之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允炆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三个人,不由地叹息。

目前这个局势,可以说,和这三个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齐泰,黄子澄是朱元璋指定给朱允炆的治世文臣。

在朱棣打着清君侧一路南下,把齐泰和黄子澄列为奸臣和清除的对象后,朱允炆便罢了他们的官,闲赋在家。

朱允炆天真地以为,罢了齐泰黄子澄的官,朱棣会收兵。

而李景隆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一员武将。

李景隆在和朱棣的对抗中,一败再败,弹劾李景隆的折子太多了,被朱允炆也罢了官,闲赋在家。

不到四年的时间,叛军朱棣即将要兵临城下,朱允炆现在颇有一种文不成,武不就的悲哀。

当初朱允炆即位,在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的协助下,实施了大量的新政,仁政,还有一项三个人力主朱允炆推动的重大政策,削藩。

在黄子澄的建议下, 先后削掉了当时的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五个实力相对弱小的藩王。

可是到了燕王朱棣这里的时候,削藩削不动了,不仅没有削掉燕王,反而是快削得自己的皇位都快保不住了。

“齐泰,黄子澄,燕王朱棣已经攻下扬州城,当初是你们二位力主削藩,现在这个局面,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朱允炆问道。

“皇上,臣和黄大人已经想好了,即日便出京,去募兵,朝廷一定会打败燕贼”,齐泰率先回答道。

打败朱棣?呵呵,书生意气,太想当然了,朱棣是那么好打败的吗?

“齐泰,朕问的不是这些”

“皇上,恕臣愚钝”

“好,那朕来说”

朱允炆站身来,来到跪着的三人跟前,来回踱步说道:“削藩之大策,肯定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在削藩的过程中,犯了错,黄子澄,你还记得当初朕还是皇太孙的时候,朕曾和你一个问题,外敌入侵,由朕的这些叔叔们对付,如果叔叔们有了异心,该如何处之?”

“皇上,臣记得”

“那你还记得朕当时怎么说的吗?”

“记得,皇上说,第一,用德来感化他们,争取他们,第二,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第三,削弱他们的属地和实力,第四,改变他们的封地,第五,如果前四个都不行,就只能拔刀相向”

“嗯,你觉得朕当时的办法怎样?”

“好,臣记得当时太祖皇帝对皇上的办法也是赞赏有加”

“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前四个办法根本没用,直接拔刀相向,这就是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的最直接原因。

我们太操之过急,太想当然了,太高估了朝廷的实力,也低估了这些藩王的反抗能力”

“臣罪该万死”,黄子澄始终伏在地上,头触地面。

“朕今天叫你们来,不是来定你们罪的,朕刚刚也说了,造成今天这个局面,朕也要承担责任。削藩之政,没有错,是我们用错了方法,局势已经这样了,错误已经铸成,推卸责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两位大人都是太祖爷爷留给给朕的治世大臣,忠心耿耿,朕现在依然需要你们的辅佐”

“臣,必将肝脑涂地,誓死效忠皇上”

此时的齐泰和黄子澄,已经从开始的胆战心惊,变成了感激涕零。

今天皇上说的话,怎么听都像是不想让他们活了。

想不到,皇上最后的话锋一转,不仅死不了,而且还如此信任二人。

“二位大人,起来吧”

“谢皇上”

齐泰和黄子澄此时已经是老泪纵横。

“曹国公”

“臣在”,此时,只剩下李景隆一个人还跪在地上。

“哎”,朱允炆叹息一声,这一生叹息,李景隆只感觉自己的死期要到了。

看着眼前这个高富帅,温文尔雅,气质出众的李景隆,真的是历史中记载的那样,是一个军事白痴,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吗?

朱允炆看着李景隆说道:“洪武20年,你跟随宋国公冯胜,前往辽东剿灭前元余党,洪武22年,你又跟随颖国公付友德,去云南剿灭叛军,并在会师途中在湖广练兵,洪武24年,你又跟随大将军蓝玉陕西巡边,洪武26年,你更是出任甘肃总兵长达五年之久,我真是想不通,你这么一个经验丰富的带兵之人,怎么会在优势巨大的情况下,败得如此惨烈呢?”

“臣罪该万死”

“朱允炆继续说道:“如果你是一个草包,高祖爷爷这个戎马一生的人怎么会看不出来呢?如果你是一个草包,高祖爷爷怎么可能把你专门从甘肃调回来为朕保驾?李景隆,朕就是想知道,你是怎么被打败的?朕要知道真相”

真相,对,就是真相。

朱允炆不会相信史书上写,李景隆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眼看要大败朱棣叛军,这时候,妖风四起,把帅旗刮断。

一时间,朱棣顺应天意靖难,老天都在帮朱棣的说法应运而生,朱棣叛军士气大涨,而朝廷军士气低落,朱棣叛军一鼓作气,反败为胜。

妖风四起,朱允炆不信。

这也是今天召李景隆来的最重要的原因。朱允炆要知道真相,要搞清楚李景隆到底是不是草包。

是该把现在的李景隆拉到自己的阵营?还是将计就计,让李景隆成为朱棣的内应?

“皇上,臣无能”

“别说这些没用的,朕问你,当时你带领大军即将打败朱棣,为什么会被朱棣打败,当时真的妖风四起,把你的帅旗给刮折了吗?”

“皇上,臣愚钝”,李景隆微微抬头,有些疑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皇上在说什么。

“怎么?朕没说清楚吗?”

“皇上,臣罪该万死,没有发现燕贼朱棣在军中安插了死士,他们在即将大军一鼓作气击败叛军之时,拼死扳倒了臣的帅旗......”

\\\"什么?不是妖风四起把你的帅旗给刮断的吗?\\\",朱允炆打断李景隆的话有些激动地反问道。

“妖,妖风?皇上,臣,没听明白”,李景隆不知所措地说道。

“你确定没有妖风四起?”

“皇上,臣确定,没有妖风,臣的帅旗也没有被刮断,是被人推倒的,臣不敢诓骗皇上,这事很多人可以给臣作证”

“哈哈哈.....”,听了李景隆的话,朱允炆不禁在武英大殿内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充斥着整个大殿。

齐泰,黄子澄,李景隆懵了,不知道皇上在笑什么。

殿内外服侍朱允炆的太监,站岗的卫士,以及小东子,所有人无不惊讶。

这才是真相,就是如此简单。

朱棣啊朱棣,你把后世人骗得好惨啊,妖风四起?亏你想的出来,脑洞也是太大了。

不,这不一定是朱棣的想法,或许是朱棣身边的那个妖僧道衍,才能想出如此诓骗后世人的办法。

什么妖风四起,什么天命所为,不过是阴谋诡计罢了。

在李景隆军中安排卧底死士推倒帅旗,说成妖风四起刮断帅旗,不过是为了掩盖朱棣早就有的叛逆之心。

洪武十八年,也就是距现在的1402年的17年前,朱棣第一次见到妖僧道衍。

第一次见面,道衍就说送朱棣一顶白帽子,朱棣是燕王,一顶白帽子,王上白,不就是皇。

朱棣听懂了,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朱棣不但没有揭发这个妖僧,反而把他收到了自己的帐下,这就是朱棣早有叛逆的佐证。什么削藩被逼?

全都是假象,也许,朱棣在高祖朱元璋后期已经在筹划政变了。

道衍,你这个妖僧,迟早逮到你,要把你碎尸万端,朱允炆心中想道。

真相大白,李景隆虽然兵败,但并不是史书里所写的军事白痴,兵败有李景隆的原因,但也不能全怪李景隆。

如果说李景隆没发现军中有朱棣的死士,那么,宫里被朱棣收买的那些太监,是谁的责任呢?

“曹国公,快快请起”,朱允炆上前搀扶李景隆,让李景隆受宠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