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崛起 > 第157章 出城寻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观音门的朱允炆,立即引起了轰动。

现在观音门,屯兵几十万,但绝大多数,都是梅殷的淮安兵。

他们只闻皇上神乎其神的大名,却从未见过皇上,他们只敢原地远远地张望,希望能看到皇帝的龙颜。

也只有独立团的人,听到皇上到来的消息,兴奋地像见到亲人一样,把朱允炆围成一圈,看着皇帝傻乎乎地笑。

“兄弟们好”,朱允炆回到这里,如鱼得水,心情也舒畅了许多,脸上也不自觉笑容满面。

“皇上好”,观音门发出巨大的欢呼声问候朱允炆。

“呵呵”,朱允炆笑的像一颗花椒一样。

这时,孙大,孔祥也赶到了。

“乱哄哄的成何体统,独立团全体都有,队列队形,立正”

孙大命令一下,只见众人迅速排好队,但每个人的脸上,笑容是隐藏不住的。

“孙大,现在咱们独立团还有多少人?”

“禀皇上,25岁以下的总共有七千多人,还有年龄超过25岁的,受伤的有两千多人”

“镇江兵还剩多少?”

“皇上,镇江出来的兵,不到两千”

“呼”,朱允炆叹息一声,说道:“阵亡的那些士兵,抚恤金一定要双倍足额发放到位,这件事情你和林忠亲自去办,朕担心钱发到他们家人手里,会所剩无几”

“皇上放心,这件事情臣亲自办,一文钱都不会少发”

“朕信你”

这时候,李景隆,梅殷,盛庸和平安等人也到了。

“李景隆,交代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禀皇上,户部昨日已经把遣散的银两运过来了,正在发放,投降的这些叛军,也陆续离开,还有那负隅顽抗的五万多人,严密监视,有叫嚣着,杀”

“嗯”

“平安,盛庸,昨日交代你们的事情,办的怎么样?”

平安拱手说道:“禀皇上,正在进行,淮安这次出兵三十五万,有将近一万人的伤亡,臣已经从其中抽调十万人马,都是北方兵,全是自愿跟臣北上”

平安说完,盛庸说道:“皇上,臣也从中抽调了五万兵马,跟随臣去荆州,也都是自愿”

“嗯,梅殷,你淮安还剩将近二十万兵马,现在战争结束了,淮安不需要那么多兵,让这些人,各自回自己原来的卫所,淮安留五万兵马足矣”

“是,臣明白”,梅殷拱手回答道。

“嗯,好了,按照昨日咱们商量好的进行,今日朕来,是为了别的事情,孔祥”

“臣在”

“独立团中有很多原来是京城的禁卫军,抽调一些对京城周边熟悉的老兵,两百人足矣,和朕出去办点事”

“是,皇上”

“行了,都去吧,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臣等告退”

众人离开,独立团也解散,小宝才来到朱允炆身边。

“皇上,听说你要给老百姓发土地?”

“你怎么知道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皇上不是办了一个什么大明晚报吗?”

“你识字?”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小宝,以后有机会,要学认字才行,不然,出了门,你就是一个睁眼瞎”

“是,皇上”

“小宝,他们对朕发放土地的事情怎么看?”

“都说皇上英明,是一个为百姓办事的好皇上,能生活在皇上的治下,是他们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呵呵,小宝,你也学会拍马屁了”

“皇上,他们真的是这么说的,我可没敢瞎说”,小宝一本正经地说道。

“呵呵,小宝,如果有了土地,你是想留在独立团,还是想回去种地?”

“我......”,小宝犹豫了,说道:“皇上不是说将来当兵到了年龄后就要退伍吗?到时候我退了伍,再回去种田”

“如果退了伍,朕给你安排去衙门当差,你怎么选择?种地还是去衙门当差?”

“这......呃,皇上,到时候再说吧,反正我听皇上的,皇上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哈哈”

“真是一个傻小子,皇上让你去衙门当差,不比种地好吗?”,小东子笑着嘲讽道。

“东哥,你不懂,如果我有几亩水田,再娶个媳妇,哎呀,那简直太美了”

“当差难道不能娶媳妇吗?”

“嘶,倒也是啊,可是不种地,吃什么,喝什么,拿什么娶媳妇啊?”

“哈哈哈”,小宝的话,把朱允炆逗乐了,小东子也无奈地笑了。

小宝代表是最真实的当下老百姓的想法,几亩薄田,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他们没有更多的非分想法,什么升官发财,和他们无关,也不会去想那些事情。

因为,他们的户籍,在生下来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的身份就已经定好了,像小宝,只能当一辈子兵,直到老死。

当官?不可能的,那些都是读书人的事情。如果有幸,能在军中混个小旗总旗,就已经是八辈子烧高香了。

把他们从固有的思维里解放出来,说起来简单,但只有朱允炆知道,太难了。任重而道远,前路漫漫,不知道会有多少荆棘。

今天朱允炆来观音门,就是在为土改做准备。

这时候,孔祥来报:“皇上,臣挑选了两百个对京城周边熟悉的老兵,已经集结完毕”

“走,去看一下”

孔祥挑选的这五百名士兵,以前都是皇城的禁卫军,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现在的京城有十四府四直隶,每个府下面又有好多个县。朱允炆的土改,就从应天府八县开始。

“你们都是应天府人氏吗?”,朱允炆问道。

“禀皇上,我们都是应天府人氏”

“朕想找一块地,最好是比较平整,还比较贫瘠,不能种庄稼,最好是不要离内城太远,你们心中有这样的地方吗?”

“皇上,离内城不远是多远?”

“十公里范围内”

朱允炆说完,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现在的京师,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有一百多万,想在十公里范围找这么一个地方,的确有点难。

“三十公里范围内呢?”

“有,皇上,我知道一个地方,很符合皇上说的这些特征”,这时候,队伍中一个老兵兴奋地说道。

“好,你带路,咱们现在就去看看,孔祥,每人一匹马,一起去看看”

“是,皇上”

两百人,每人一匹马,在刚刚那个老兵的带领下,疾驰而去。

跑了不知道多长时间,等到了地方,朱允炆顿时失望了,土地贫瘠是贫瘠,平坦也平坦,就是地方太小了。

不行,再找,下一个地方。

就这样,朱允炆带着这两百人,绕着应天府周边,足足跑了好几天的时间,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地方。

外城沧波门和高桥门中间,东南边十几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青龙山,山下是一片空地,岩层土地,无法耕种,青龙山的右边十里之外的上坊门,便是秦淮河,直达内城,这地方简直太好了,如果将来再修一条通往内城的马路,加上秦淮河,水路和陆路便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