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司马懿穿越秦桧 > 第509章 向死而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去啊张去,你说你这又是何苦呢,我难道还能不信任你吗......”

此刻司马懿正站在,已经被烧成一片灰烬的福宁宫前,不禁摇头叹声嘀咕着。

天刚一亮,司马懿就听说了宫中起大火的消息,还说起火的地方就是官家所住的寝宫。

当时司马懿还想着,不愧是张去啊,办事的速度竟然这么快,本来在今夜开始行动其实也行的,没想到当天当晚就开始行动了。

于是在听到消息后的司马懿,在看似十分慌忙,实则慢悠悠的准备车驾朝宫中赶去。

此时整个皇宫城墙外,都已经围满了人,其中主要是一些官员,但有田师中所带领的亲卫军强行维持着秩序。

司马懿低头看了看手中这封,由田师中代为转交的张去遗书......应当就是遗书吧。

他缓缓将这封信件撕开,取出里面的信纸摊开来看。

司马懿看得很慢,每个字都看得十分清楚。

信内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是写了两件事情。

其一便是交代后事,他有个干儿子,名叫张够,在他多年的教导下,已经足以担任皇宫大总管之职,可为丞相排忧解难。

这个张够,司马懿还当然记得,当初在临安的时候,都是这个张够在为他们之间传送消息。

而后就是他历年积攒下来的一些财物,数量不算多,大概有个一百多万贯的样子。

除了留下一小部分给张够之外,剩下的全部上交给朝廷。

当司马懿看到这里的时候,又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张去这个家伙儿,当初怎么就没看出,他张去还有这般心胸宽广的想法呢。

想来......或许......张去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吧。

说来这也是身为宦官的悲哀呐,自古以来便是如此,但至少还能有人给他烧几十年的香火。

至于信上的第二件事......司马懿却是看了许久。

与其说是事,不如说是张去对自己这一生的感悟。

年少家贫,只能被迫入宫混口饭吃。

而像他这情况入宫的宦官,只能当一个常常被人欺负的牲口,如此卑微且恐慌的活了二三十年。

直至靖康之耻后,已经年到不惑的他,才偶然意外的有了些进展,他能跟着当时官家的宠臣康履、邝询等大宦官混了。

再后来,康履、邝询等人接连被斩,他才得以上位。

但当时的张去并未有一丝开心,因为康履、邝询等前车之鉴的恐惧,一直都在笼罩着他。

别人不知道,难道他张去还能不知道吗。

康履、邝询等人被斩,是因为他们办事不周吗?还是因为他们犯下了什么大错?

当然不是,他们被斩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官家背锅。

朝廷出现了极大的动荡,自然就得有人来承担错误,而这个承担错误的人自然不能是官家,如此结果也就一目了然了。

是了,所以张去就一直担心落得与康履、邝询等人一样的下场。

那么之后内廷外臣的联合,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些都不是重点,司马懿就估摸着,或许当时那张去其实也没想好要写什么吧,所以才随手下笔凑了些字数。

这一点可以理解,张去他当时一定还在回顾自己的一生吧。

没有人比司马懿更为理解张去当时的心情了,人在临死之时的时候,脑中总是会闪过自己的一生。

原来......昨晚张去他在离开相府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要借此离开这世间了吗。

在信纸上的最后,张去有写到。

在丞相总揽朝政大权的这段时间内,他才终于体会到,一个身为人该有的生活。

而前段时间王次翁的死,极大的影响到了他,而他张去,亦可为丞相扫清最后一个障碍。

张去所写最后一句,丞相,张去先下去探探路,走得快说不定还等追上王相国......

司马懿看完之后,默默将信纸叠好,装进信封,放入衣兜之内。

呼......

继而长叹口气背着双手,抬头看着前方的那一片焦土。

这下子司马懿算是想明白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张去想要活下去的意愿,已经不是那么强烈了。

但又不想死得不明不白的,如此这正好有一个自尽且合理的机会,与大宋皇帝一并被火烧死,在史书上也能多记上一笔。

又走了一个老伙计......

他才回到开封多长时间,病死的病死、离开的离开、自尽的自尽,短短时间内就接连走了三位老伙计。

一股巨大的寂寞之感,再一次涌上司马懿的心头。

他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嗓子被堵住了,难以说出话来。

嗒!

司马懿准备上前一步,但突然脚底一滑,整个身子都在向下倒去......

“丞相您没事儿吧?”

还好一旁的田师中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丞相。

司马懿这才回过神来,他此时不禁摇头暗笑起来。

怎么回事,怎么最近越来越容易走神了呢。

“无妨。”

司马懿转头看向田师中,随口问道:“田都使,可知昨日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突起大火呢?”

田师中一听这话,顿时连屁股都加紧了。

立刻义正言辞的回答道:“回丞相的话,末将也不清楚,这场火势来得十分突然,等末将带人赶到的时候,整个福宁宫就基本已经烧没了。”

紧接着深深鞠躬拱手告罪道:“此次大火是末将严重失职,还望丞相降罪!”

“此乃天灾,非人力可阻挡。”

司马懿在随意看了田师中一眼后,便将田师中轻轻扶起。

毫无疑问,田师中他应该有猜到些什么,但问题不大。

想来他今后,恐怕比谁都担心在提起此事。

片刻后,司马懿又看见,此焦土一圈,已经跪满了人。

其中有大臣官员,有宫女宦官,还有一些妃子等。

很显然,在这个还不算短的时间内,官家意外在火中驾崩的消息,已经在不经意间传遍了整个开封城。

但凡有资格入宫的人,基本也都来了。

随着来此的人越来越多,司马懿觉得自己是时候该说些什么了。

司马懿先是将,被张去拟定为继承人的张够叫来。

直接正式任命他张够为皇宫大总管,至于内侍省押班就不需要了,因为如今的内侍省早已经名存实亡了。

而任命的圣旨嘛,就让他张够自己去写了。

然后在让张够赶紧与田师中一起,将这里的后事都暂且处理好。

司马懿又让人通知群臣,半个时辰后,大殿集合,紧急朝会。

.......

.......

这一次的朝会,还是和以往一样。

上座之位空空如也,大殿前方中间位置,正站着面朝他们的丞相。

此时的大殿内,充满了极度的安静,诡异的安静,安静到殿中每个人的呼吸都快要停止了。

是了,此时的他们,脑中基本都在想着一件事情。

那就是官家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真的只是简单烧死的吗?这怎么可能?

虽然如今宫中的消息已经不再重要,但多多少少也还是能打听到一些。

据他们所猜想,官家他早在王次翁逝世之前,就已经不在宫中了。

或许是有人的担心,因为王次翁的死会出现不必要的意外,所以便提前将官家给藏了起来,这一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从来没人会因此而大嘴巴乱说。

但现如今,突然又说,官家的寝宫失火,不幸被烧死了,这......实在是太过于突然了。

就这样的情况,谁又能不多想呢。

但也仅仅只是多想,仅此而已。

既然已经确定官家是被不幸烧死的,那就是被烧死的,没有其他可能,绝不可能是因为丞相暗自派人弑君,而人为造成的失火意外。

对,这绝不可能,丞相绝不可能会出做出这样的事情。

不知过了多久,司马懿见时候差不多了,众官员们也都确实冷静下来了。

才开口述说道:“关于官家驾崩的事情,诸位也都知道了。”

“但如今不是悲伤、更不是缅怀的时候,官家将朝廷重任交到了我们的手中.......”

司马懿说了一大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冠冕堂皇之言,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时候该是应当装一下。

“孔尚书,太子登基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司马懿说完一大串表面之言后,立刻看向礼部尚书孔寿问道。

孔寿此时的脑子转得那叫一个快,按照计划,应该还得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准备时间,毕竟之前就是这样计划的。

但如今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官家都已经死翘......都已经驾崩了,自然一切都得从急,哪里还能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就连五天都没有。

于是孔寿当即出列拱手应道:“回禀丞相,登基大典可在三日内准备完毕。”

得,这下子直接从禅让变成登基了。

孔寿知道,在接下来这几日时间内,就不要想睡觉了。

说来也有些激动,没想到他还能主持一次登基事宜呢,谁能想到这年纪轻轻的官家就这么没了呢,着实是有些意外。

接下来就要说先帝的葬礼事宜了。

其实在这时候,朝中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那就是先登基,还是先葬礼的问题。

翻开史书一看,其实各种情况的都有,有先登基后守孝的,有先葬礼后再行登基的。

但刚才司马懿已经说过了,三日后先太子登基,登基后在行葬礼,而后在由皇帝慢慢来守孝。

理由很简单,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位不能空,至少先把这道程序走了再说。

这事儿决定得很快,若是按照以往的情况,那不得商议个几天才能出结果吗。

没法子,因为这个决定来自,强势的丞相一锤定音,所需要商议的也就是具体细节而已。

一般大方向在定下来以后,细节问题也就快了。

这是范同突然提到,这先帝的皇陵才开始修没多久呢。

皇陵正式开始修建之时,还是从王次翁王相国下葬之后开始的,现在估摸着就连地都没有挖完。

毕竟之前想着官家又很年轻,而且朝廷一直都在忙着北伐的事情,实在是没功夫来干这事儿,故而就一直拖延着。

司马懿无所谓的摆摆手道:“先帝生前向来节俭,相信生后也无需太过奢侈,传令下去,务必在太子登基七日后完成。”

范同:“........”

“丞相所言极是!”

丞相都这么说了,那他还能说什么呢,自然只能点头应下。

片刻后,随着丞相的一声令下,朝廷各部各司开始飞速运转起来。

.......

.......

翌日,永昭陵,嵩山北麓与洛河间丘陵和平地上。

司马懿没想到,他会在短时间内第二次来到这个地方,而且很快还会第三次来。

同样的,司马懿依旧力排众议,将张去安葬在这个地方,就埋葬在王次翁陵墓的旁边。

因为是被火烧死的,也就不存在什么留七日的问题了。

都一样,陵墓很简单,今日挖,明日就能葬。

司马懿一向认为,这墓就是不能弄得太好,弄得太好会被盗。

他司马懿当初死的时候,可是给后人说过了,连陵墓都不要有,随便找块风水宝地草草埋了便是。

也不要祭奠,后人更不要同葬。

随后就是关于宦官谥号的问题,宦官也可有谥号。

刚好,这大宋就有这么一个谥号。

大宋立国之初,有一个名叫刘承规的宦官,历事三朝,深所倚信,掌管内藏三十年,死后追加谥号,忠肃。

司马懿觉得这谥号不错,就是张去的谥号就是,忠肃。

待棺材下葬之后,司马懿退去众人。

继而独自一人,坐在了王次翁与张去陵墓的中间空地。

随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只酒壶,以及三个杯子。

司马懿缓缓拿起酒壶,依次给这三个杯子倒上酒水。

你一杯,

他一杯,

我一杯,

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