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亮剑:支援抗战,从过草地开始! > 第300章 进击的工兵!探雷器与地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0章 进击的工兵!探雷器与地雷!

鬼子工兵利用探雷器扫描雷区,没多时探雷器的报警器响起了报警声,顿时引起了鬼子的警觉,并将注意力放在了排雷上面。

负责阻击的红323团战士饶有兴趣地观望着鬼子扫雷排雷,同时计算着增援部队的到来。

“看,小鬼子发现咱们埋下的地雷了!这下可有热闹看了。”

“热闹?要我说给他来上一梭子岂不是更热闹?”

“来来来,你就知道来一梭子,给小鬼子来了一梭子后咱们就得挨炮炸,为了这三瓜俩枣的鬼子才犯不上。”

“更何况……这些小鬼子还不见得能把雷排掉呢!”

“……”

几名战士在小声嘀咕数句之后很快化身为吃瓜群众,一个个躲在掩体中查探着鬼子工兵紧张地进行排雷工作。

当下的鬼子面对随时可能被隐藏的射手爆头本就已经紧张兮兮,当扫描到了地雷时,面色更是凝重了数分!

地雷作为微小而致命的武器其威力本就让人咋舌,但是华夏红军的反步兵雷,却是更加的难缠!

首先是华夏红军的反步兵雷的体积非常小,在小小的地雷里面仅仅会装上数十克高性能炸药,但就是这数十克高性能炸药,就足以轻易炸断人的腿,而且越是小巧的地雷,其排除的难度与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更让日军工兵感到万分痛苦的是,华夏红军埋雷的技巧极强,绝非是那些埋设土地雷的义勇军可以比的。

通过被地雷炸死炸残的日军所总结到的经验,华夏红军每次埋雷的时候都会先将地面上的草皮整体铲起放到一旁,接着挖掘一个比地雷略大的坑,将地雷放入其中稳定地雷的位置确保其上部朝上,然后用挖出的土将地雷与坑的空隙填平。

地雷的保险销通常会被挂在身上,拔掉保险销后,需等待数小时才会解除保险,因此他们会可以先拔销再填土,最后用草皮覆盖坑口,将场地恢复原状,以伪装埋藏的地雷。

从某种程度上日本工兵来看,华夏红军埋地雷……不仅严丝合缝地与自然融为一体,更是能够让地雷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破坏力,绝对他妈的称得上是一门艺术!

在纷乱的战场上,想要通过肉眼找到并规避华夏红军的地雷,完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是派出专业素质极高的工兵专门进行分辨查找,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是查找到,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地排除掉,因为扫雷在整个排雷过程中本就是最简单的一环!

使用扫雷器确定地雷的大致位置,这是整个排除地雷过程中危险系数最低的环节,也是日本工兵最安全环境的时刻。

提到扫雷器,在这项工具上日本工兵对于“吃饭”的家伙式儿还是非常满意的,同样也是在无数次排雷工作中得到实战论证的。

为了有效地对抗正在欧洲威胁的德意志坦克战力,鹰酱曾经在数年前投入大规模生产反坦克地雷,总数超过举世瞩目的七十万枚。

不仅地雷生产的多,就连普通的鹰酱民众也被动员起来学习如何正确安装这些地雷。

当时鹰酱以二号和三号反坦克地雷作为主力,虽然这两款地雷的性能并不出色,但是因为生产量大所以成为了一个最常用的选择。

在日本将东南亚地区搅动得战火纷飞时,鹰酱便将这两种已经非常“成熟”产品拿了出来并且投放到了战场之上,这一举动无疑是给日军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应对鹰酱的这两款地雷,日本通过不断地优化和改进,终于设计出了一款便携式的二式地雷探知机。

这款设备由电池、真空电子管放大器等重要元件组成,全部装进一个小巧但内部结构精良的金属背箱里。

虽然这个金属箱子看起来并不大,但实际上重量却相当可观!

尽管如此,这款二式地雷探知机的出色表现,依旧成功赢得了日本陆军的认可,并迅速配发到了东南亚及华夏战场的工兵部队!

二式地雷探知机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将长约三十厘米的空心握把作为线轮,日本士兵需要用猫腰或者匍匐的方式,尽可能接近地面滑动搜索线轮进行扫雷作业,之所以制作成这样,这是为了保证扫雷的准确性,同时将自身暴露在火线下的面积降到最低。

在正常情况下,工兵会按照日本军队的战术手册中的记录,按照“蛇形”的路线进行进行扫雷作业,可以确保均匀而有效地打开一条供一人快速通过的雷场通道。

但实际上真正到了战时,尤其是像当下这样需要快速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同时还需要将这条安全通道尽可能的拓宽,就比如当下正在与323团进行对抗的第13旅团工兵,正使用倒三角队形,通过排雷来一次性创造一条较宽的道路以更有效地处理雷区。

工兵手里的二式地雷探测器上涂有荧光涂料,这可以让他们在黑夜中更好地执行扫雷任务,为了提高扫雷的效率,日本工兵在使用地雷探知机的时候还会携带副手。

一旦探测到此地有地雷,副手就会用指示型的标记显示雷区,并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立即清除找到的地雷。

正是有了二式地雷探知机的问世,这就让日本确在反地雷能力上面直接追赶上了世界一流国家技术,面对盟军的有组织的布雷战术,日本军队也没有吃什么大亏,也让日本工兵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成为了日本工兵最大的依仗!

当下第13旅团工兵所面临的不是反坦克地雷,战场也不是东南亚,能不能成功排除华夏红军布下的小巧反步兵地雷,就全都要仰仗他们手中的二式地雷探测器了!

随着报警响起,鬼子工兵顿时紧张起来,鬼子工兵先是对可疑区域进行详细标记,然后将地雷杂草和石块进行清理,为后续的排雷作业做好准备。

确定好了地雷埋藏的位置,鬼子开始使用探雷针极其小心地探测地雷的确切位置,举动之小心如同踩钢丝一般!

之所以这样小心翼翼,是因为反步兵地雷主要的作用就是炸工兵,只要力度稍微大上一些,反步兵地雷就可能会因为敏感触发而导致爆炸!

完全标定的地雷位置后,排雷的鬼子趴伏在路面,开始对土壤进行仔细且认真的清除,并细致地识别地雷型号及其可能携带的任何陷阱装置。

在华夏土地上的地雷可谓是五花八门,尤其是游击队所造的地雷更是脑洞大出天际。

比如什么石头雷,核地雷,子女雷……尤其是一种叫做“粘就烂”的地雷尤为令他们恐惧,连见都不想见到!

由于日军对武器装备原材料的封锁原因,想要搞到黄色炸药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以至于想要制造出黄色炸药的地雷就成了奢望的事情。

黄炸药搞不到,爆炸威力小的多的黑炸药就不得不成为地雷的备选。

为了增强爆炸效果,一个地雷必须要装填更多的火药才可以,不过这也就导致这种地雷体积较大不易于伪装,同时想要找到合适的外壳也非常的困难。

于是使用瓦罐、陶罐乃至凿空的石头作为地雷的容器,再往里面加入铁片和石块以提高杀伤力,就创造出了石头雷和瓦罐雷等等“创新”地雷。

但真实情况是,这种简易地雷的威力仍然有限,爆炸时虽然声响雷动,但实际上对于敌人的实际伤害非常有限,往往只能把鬼子崩得像阿三一般,浑身上下都挂满了烟煤黑灰,但并不能造成致命的伤害。

正所谓人都是逼出来的。

一种由狼毒、巴豆和砒霜等有毒物质在古代称为“毒火药”的混合物,成功地与黑火药完成了结合并创造出一种新型地雷。

这种地雷虽然初期爆炸威力看似并未显着提高,仍旧只是将日军炸得浑身是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炸伤的日军士兵开始出现溃烂和坏死的症状痛苦不堪,甚至日军的医疗团队也对这种未知的化合物束手无策,无法解释这些症状的具体原因。

这种地雷被日伪军极度恐惧,称之为“粘就烂”,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防止伤口恶化,不得不进行截肢处理,日军甚至错误地认为八路军使用了化学武器,请求上级派遣防化专家来支援!

所以鬼子在进行排雷的时候,分辨清到底是哪种地雷,用什么样的方法排雷,才是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

“轻一点,再轻一点……”

两名鬼子工兵趴伏在地雷边,小心地用工具清理着地雷上的泥土,藏在泥土下的地雷逐渐露出了真容,两名鬼子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还好。

这只是一枚标准的反步兵地雷,只会被触发引爆,周边并没有其他专为对付排雷者而设计的陷阱。

鬼子工兵在长出了一口气后按照惯例指引操作,拧下引信使用卡子插入保险销孔并旋紧,就当打算动用处理地雷的标准程序来进行应对时,一声爆炸声响突兀地响起!

“轰~!”

“啊啊啊……”

正要挪出反步兵地雷的两个鬼子刚刚探出去的手差点被这一声爆响吓得失控,当惊魂未定地意识到不是自己拆解的地雷爆炸,回过头望去时,恰见到一名工兵的头面被炸得血肉模糊在地面上滚动哀嚎,而另外一名工兵同样被破碎的弹片所伤到!

这两个倒霉的家伙显然在运气方面比他们差了许多,因为在他们两人中的其中一人,不小心用脚趟到了手雷绊发陷阱,细如发丝的绊发线直接让一个手雷爆炸!

两个鬼子被这一幕搞得心中怦怦直跳,就连手指头都感觉有些变得僵硬起来。

但是他们的使命是务必要在步兵的掩护下清扫出一条安全的道路来,即便是顶着再大的压力,他们也必须要完成排雷的工作!

为首的鬼子咽了口唾沫,将注意力强行的拉回来又放在了排雷上面,按照拆解的步骤花费近十几分钟的时间才将地雷完成了拆解剥离。

当这枚反步兵地雷被鬼子工兵拿在手中的时候,即便是他拥有丰富的排位经验,也不由的对他手中的反步兵地雷生出了胆寒之心!

现在在他手上的这枚反步兵地雷,地雷除了击针和弹簧等少数部件为金属件外,超过一半的材料所使用的都是塑料材质,而且这个地雷的体积也非常的小,如果不是这一枚地雷被埋藏的并不是很深,极低的金属含量绝对会使得探雷器极难发现它的存在!

可以想象如此小体积,而且极难被探雷器所发现的地雷,在战场上将是一种多么难以被发现的存在?

不夸张的说。

即便他们现在手中拿着探雷器,也不能保证一定就不会踩到地雷,因为华夏红军的地雷实在是太过于先进,隐蔽性太强了!

完全可以试想一下,当这些极难被发现的地雷在战场上被踩踏到时,这种体积极小,但是又能够将人腿炸断炸残的地雷,绝对会让一支军队增加大量的伤员。

按照正常情况,一名伤员至少要有两个人抬着才能行走,当部队里面受伤的人员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便已经基本瘫痪了!

就像当下他们部队一样,此前冲锋时被枪炮所伤的步兵,踩踏地雷所受伤的步兵,只要没有死亡就会严重的拖累部队,几十个受伤严重的伤兵直接就会让一个中队丧失一半的战斗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一名日军的指挥官在指挥部队进行冲锋的时候,所希望士兵的状态只有两种,一种是全须全尾地战斗到战斗结束,而另外一种就是直接死在战场之上,而不是变成伤并拖累部队,让部队陷入到行动困境与战力削弱之中!

就在这名工兵鬼子望着挖掘出来并将危险解除的地雷怔怔出神时,这枚仅仅比巴掌大不了多小的地雷,却忽然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灯泡闪亮起红色光芒!

“纳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