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就这张胡 > 第233章 手指头都得缝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银子在胡家一待就是十天,张莲和银子每天就窝在屋里做做针线。张莲想样子、裁剪,银子缝制、绣花。

文小点见她们忙,想学针线都不敢麻烦她们,转而找李氏去了。

李氏转手又把文小点支给了王氏,放着高手不用,找她这二把刀能学多好,跟个好师傅才是正事儿。

王氏手把手教了四五天,文小点也只能走走直线,王氏也从信心满满的教学,一退再退,最后变成开蒙的水准。

那边儿,文小点一针一针的缝着什么,这边儿王氏还小声儿的跟李氏嘀嘀咕咕。

“刚开始我还觉得,你家二闺女是想多学点儿,现在看来,这是一点儿都不会呀。”

王氏这话说的很是委婉,努力给文小点挽回颜面。李氏就不一样了,这几天她就是在跟前儿守着呢。

文小点那十根手指头做饭的时候灵巧的很,可是一捏针线,就跟十根棒槌似的。最简单的大平针都走不好。

“她那哪里是不会呀,那手指头根本就不听使唤,深一针浅一针的,缝得跟个蚯蚓似的。”

李氏上来就揭老底,那嫌弃的样子,简直了。可心里却觉得心疼,按说文小点也是大家出来的,针线这些肯定是要学的。

文小点什么都不会,不是没人教,就是受了苛待。

“估计是之前就没碰过针线,多练练就行了,你看她这样儿,学的挺认真的嘛。”

“认真是认真,可她就是个一时兴起的性子,能坚持这么几天,我就很奇怪了。”

“能做几天就做几天呗,多学点儿东西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你这说的对,不过啊,这丫头就这点儿天分了,你随便教教就算了,能给老二做件贴身的衣裳就行了。”

李氏的要求很低,别的衣裳都好说,那贴身的衣裳可不好让别人动手的。

“那她现在就行了,走线难看了点儿,歪七扭八的,不过穿在里头的,谁也看不到。”

王氏半开玩笑的说,抬眼儿一看,文小点又把自己的手指头给扎了个针眼儿,气恼的把手指头上的血珠子给舔干净。

然后又继续跟手里的那块布斗争。

“你看见没,再多学两天,手指头都得搭进去。”

李氏说着起身儿从炕琴里拿了一小罐小五留在家里的药膏,过去把文小点手里的布头儿给夺下来了。

“你快歇会儿吧,你再缝两下,手指头都得缝一起了。”

李氏抓过文小点的手,用沾了水的帕子擦了擦,仔仔细细的给上了药,又裹上了绷带。

没一会儿,十根手指头就缠上了八根,除了右手大拇指,左手小拇指,就没个好手指头了。

文小点撅着嘴儿,一脸沮丧。转头看看炕上的那俩,手法娴熟的穿针引线,怎么看都简单的很,怎么到了她这儿,就啥都不是了呢。

“你也别委屈,人家都是打小学了十几年的,你才学几天?”

李氏看得出来文小点的心思,劝了一句,文小点一想也对,心里瞬间就好受多了。

转身又要抓那块布头儿,还没抓着呢,就被李氏给拍了手。

“你手不要了是吧?赶紧歇着吧,等好了再说吧,不差这两天。”

李氏说完文小点,又扯着嗓子喊胡旺,就在隔壁屋子里雕木头的胡旺,放下东西就过来了。

“娘,咋了?”

“你媳妇儿做针线手指头都扎坏了,这个药膏你拿着,晚上睡前记得给她换换药。”

“成,我知道了。”

胡旺接过药膏揣进怀里,胳膊一伸,就把文小点给抱走了。

“啧啧啧,年轻人呐,就是娇气,伤的是手指头,还不能走路了?”

张莲老气横秋的摇摇头,文小点的脑袋往胡旺怀里藏了藏,抬不起头,根本抬不起头。

胡旺咧着嘴巴就走人了。

毕竟是要穿着进宫赴宴的衣裳,再简单也不能马虎,所以第二天沈婉儿到的时候,衣裳也不过刚把花儿给绣完。

“哎呀,这绣工可真好,你看这柿子跟真的似的,都想咬一口了。”

沈婉儿拿着布料左瞧右看的,喜欢的紧,不过衣裳是真的很低调,没有繁复的花纹,只裙摆上一棵冬日里的柿子树。

湖蓝的底色,一棵飘着雪花,挂满了熟透了的柿子,一片叶子都没有的树,树干蔓延到裙摆处。

沈婉儿大致能想象得出,这衣裳大致的模样,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成品是什么样子了。

“好看吧?这可是我家银子的手艺,我敢说镇上绝对找不出第二家。”

张莲十分卖力的推销银子的手艺,好是真的好,不然沈婉儿这个吃过见过的大家闺秀,也不能说出好来。

“银子?”

这个名字可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以前听听就算了,现在倒是有些好奇了。

“喏,就是这位。”

张莲伸手把银子往前推了推,露脸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再说,以后还有事儿要求到人家头上,先留个好印象再说。

“好可爱的小姑娘,这么年轻的姑娘,手艺就这么好?”

沈婉儿看着面前这个乖巧白嫩的小姑娘,瞧着和胡家人长得不大像,心里猜测她到底是谁。

“自小跟着家母学了些手艺,养家糊口而已。”

银子抓住机会,可也保持了分寸。

“你这小姑娘还挺谦虚,这学手艺可是得看天分呢,要没点儿天分,可学不来这么好的手艺。”

沈婉儿亲亲热热的拉着银子的手,坐在炕沿儿上,怎么看怎么顺眼。

“您谬赞了。”

“咱们就别来回客气了,我现在就想知道一下这衣裳做好是什么样子了。”

“再有两日这件衣裳就差不多了,您稍安勿躁, 再等两日就好。”

催单这种事,银子太熟了,张口就能给个差不多的时间。

“还要两日啊,我都等不及了。”

“好饭不怕晚,左右就两日的工夫,您再等等昂。”

张莲也跟着劝。

“行吧,那我这两天就不走了,就在跟前儿守着,顺便也偷学两招。”

沈婉儿悄咪咪的说,顺便使唤跟着来的小厮回去知会家里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