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学宏在一旁,只能摇摇头表示无奈。

他认为这把刀充其量只是个纪念品。他觉得10-20万的倭国币足矣,毕竟50万相当于3万华夏币,这个价格可以买一把更好的大刀。

店主并没有详细介绍这把刀的出处,这说明它可能并不是特别有历史价值。根据王学宏的观察,这样的刀在华夏币市场上可能只值几千。

他认为叶枫有些冲动,年轻人可能缺乏经验。这是王学宏对叶枫的评价。

两人走出刀具店,继续在古董街逛着。虽然已经购买了刀,但王学宏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两人默默地继续逛着。

通过购买刀的经历,叶枫发现感知还可以这样用。然而,在之后的几次古董店参观中,并没有再发现任何有趣的古董。

长时间使用感知消耗了叶枫的精力,他看起来很疲惫。王学宏以为是逛街累的,于是直接带着叶枫回到酒店。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叶枫独自去了几次古董街,但依然一无所获。

叶枫心里感慨:“捡漏果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拍卖会的日子到了,叶枫本想和王学宏一同去,但意外的是这次拍卖会并不对外开放,只有得到邀请函的人才能进入。王学宏为了谨慎起见,带来了一位在文物方面有研究的学者,叶枫也不好意思继续跟随。

等王学宏他们离开后,叶枫拿出购买的胁差。他以为刀是中空的,可以通过某种机关打开,但观察了很久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刀里面的皮制品是在打造刀的过程中放进去的,而要想拿出来就得破坏刀身。由于手头没有合适的工具,他只好等回去后再进行研究。

叶枫并不着急,他购买这把刀只是出于好奇。他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动物皮藏在刀里,里面可能隐藏着什么秘密。

晚上,王学宏垂头丧气地回来,叶枫一看就知道事情不太顺利。

“王叔,怎么样?“

“哎,别提了,这帮倭国鬼子把价格抬得离谱,最后大家商量了,还是没有成交。“

叶枫和王学宏等人第二天就准备回国,叶枫也打算和他们一起回去,因为他的倭国之行已经完成了目的。

他告诉王翔山提前回去的事情,对方也没什么异议,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

于是,叶枫和王学宏等人一起搭乘飞机返回祖国。

站在渔湾岛的码头,叶枫正在指挥船员清理船底的藤壶。

对于大型渔船来说,海葵、牡蛎、藤壶等海洋生物是无法避免的困扰。

这些小生物虽然外观微小,但它们给渔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一旦它们附着在船底,就把那里当作了寄生地,不轻易离开。

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海底生物将持续繁殖,导致船底生物数量增加,船体重量逐渐加重。

此外,船底表面也变得极为粗糙,严重影响渔船的航行性能。

曾有一艘远洋货轮停泊在西西里岛,船底在28天内附着了大量海洋生物。

工作人员未及时注意,导致航速从原来的18节下降至13节,航行时间比预计多出十天。

而船的燃料多消耗好几百吨。

清理藤壶是一项繁琐的任务,因为目前没有很好的方法,只能通过人工进行。

这也是叶枫准备出航前的最后一项任务。

不要低估我们这些国家海洋环境生物,他们是真的会腐蚀船底。

因此,需要彻底清理这些锈迹,然后进行抛光和打磨。

接下来,涂上一层厚厚的防锈防污漆。

为了防止海洋生物靠近船底,涂漆时还会添加一些有毒物质,如氧化铜和氧化汞。

然而,随着船底漆的剥落,会再次有大量海洋生物附着,因此必须定期清理船底,以确保渔船正常运行。

叶枫一边可以目睹中国船员们的清理管理工作,一边听着李隆的报告。

就在叶枫前往倭国的一周时间里,李隆这边积压了几项等待叶枫批准的事务。

首先,研究所的研究员已经到位,开始为渔场的工人提供培训,内容涉及如何更科学地养殖各种鱼类。

工人们可是通过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了许多管理经验。

这是叶枫早就计划好的事情,最初他担心这些研究员是为了自己的几个小家伙而来的。

然而,现在看来,他多虑了,苏教授确实在帮助他,研究员的到来只是为了教导工人如何更科学地养殖,并没有提及那几个小家伙。相反,班长自己常常往研究员那边跑。

其次,是李隆前往蓝岛寻找一个合适地段可以开设海鲜产品公司的事宜。

一开始,李隆遇到了一些困难,一些好的店面已经有了主人,而且他们经营得很好,不打算出售。

最终,他找到了苏梅。

苏梅听说叶枫打算在蓝岛开设一家海产公司,感到非常高兴。

毕竟每次进货都要带船到渔湾岛,这无形中增加了她的成本。

因此,苏梅非常重视这件事,帮助李隆在福香居附近找到了一间店面。

这个店面非常理想,无论是客流量还是面积,李隆都很满意,现在只差叶枫最后的批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