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兵 > 第322章 目标大沽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第三舰队顺利接手封控北虏旅顺口基地任务,大本营和海陆兵都督府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执行“捷字一号”专案,陆兵部队和海量作战物资向海州基地靠拢,十数万人马云集于此,各种南腔北调的集合、开拔、转运、调度声和精彩绝伦的叫骂声不绝于耳。

每天光运输物资和人员的蒸汽机车就有近三十列驶抵火车站,如果是运送海兵弹药的蒸汽机车靠站,哨子声中,白色制服的海兵勤务带着一群群的民夫蜂拥而上,熟练的搭建好踏板斜坡,或是肩挑手提,或是众人合力,或是利用车站的吊机,有条不紊的将无数物资和大件器械转运下来,很快满载的蒸汽机车变得空荡荡的。

如果是陆兵的军列停靠过来,则不断的有成建制的陆兵部队从封闭的车厢中下来集结,然后在带队军官的口令和哨子声中,或是列队转向后方,卸载同车抵达的火炮和弹药补给,或是背上背包,径直列队开出车站,无数穿着马靴的大脚踏在久未下雨的站台地面上,腾起阵阵浮灰,机车头上蒸汽锅炉减压喷出的白烟和烟囱里冒起的黑烟,与陆兵们踏起的浮尘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海州火车站空气变得浑浊不堪。

海面上,在杭州号战列舰指挥下,各种大小战舰摆出无数队形,向着北侧的模拟阵地发起进攻,无数征集的民船,密密麻麻的猬集在港口附近,就算这样,仍然有一队队的商船不断从南方赶往海州基地。

9月15日,秋高气爽,微风阵阵,难得一个好天气,中央舰队总指挥长林泽德二级上将再次亲自坐阵福州舰,第一舰队和从各个镇守府搜刮的大小战舰近八十艘正式开拔出海。

出发之时,为首的福州舰上飘扬着大明龙旗、海兵二级上将旗、中央舰队总指挥长旗,长长的飘带在战舰航行带起的航行风中飘扬,紧随其后的单列纵队延绵近十千米,升腾的烟柱遮天蔽日,不断拉响的汽笛声响彻云霄,登高围观的陆兵们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天佑大明”、“大明万胜”、“大明必胜”,一时声势无两。

......

大沽口炮台要塞区,位于津门东南60千米白河与渤海的交汇处,是“外接深洋,内系海口”的“海门古塞”,西夷历1858年,大明历491年,也就是北虏咸丰八年,为防伪南明铁甲舰威胁,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奏请北虏伪帝批准,在原有白河入海口炮台基础上,位白河南北两岸新建了“威”、“镇”、“海”、“门”、“高”五座大炮台和25座小炮台,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

其中,“威”、“镇”、“海”三座大炮台在南岸,“门”、“高”两座大炮台在北岸,由于白河入海口地势平坦,大炮台之间可以互为犄角,小炮台与大炮台相互支援,形成绵密无死角的火力网。

每座大炮台高10米至17米,底座周长182米至224米,上砖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浇灌夯筑而成,随时间的变迁,炮台修筑在工艺上已大有改进,除了木材、青砖之外,近年来,又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夯实,按照北虏炮台建造验收标准(注),200毫米炮弹打上去,至多只是个浅洞,而且炮台再次增高三至五丈,目前五座大炮台高度达到了三十米左右,并且顶部两层已经用混凝土进行覆盖。

由于炮台最开始就是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因此整个炮台呈现出底宽上窄的倒漏斗状,从下至上一般分为四层,底层较长,修筑有各种附属的小炮台,期间或有各种大大小小火炮的射击口,第二层在整个底部中央,为实心的厚实夯土层,第三层与第二层之间则有围绕炮台一圈的维修平台分割,第三层则是弹药库和守军休息位置,这层外表覆盖厚实的混凝土,颜色和第二层截然不同,紧接着第四层与第三层同样用环绕一圈的维修平台分割,墙面上开有大大小小的射击孔,中小口径的速射炮炮管像刺猬一样密布期间,靠近护墙的顶部用厚实的顶棚覆盖,至于大口径的重炮,则分别安装在炮台中央位置,顶部敞开,这样可以保证最大30度的仰角射击,后方还有长长的斜坡延伸到地面,方便从后方进行弹药运补和人员快速进出。

根据锦衣外卫提供的情报,现在每座大炮台安装203毫米以上克虏伯重炮3门,小炮台安装老式大口径火炮和各型口径速射炮5至7门,累计305毫米新式重炮12门、老式254毫米重炮3门,老式203毫米火炮9门,各型中小口径射速炮80余门,大部分重炮都安装了可旋转式炮座,可在战时及时调整射击方向。

最大最新的305毫米克虏伯重炮,炮管长12.2米、重49吨,最大射速每分钟2发,最大仰角30度时,有效射程可达米,在3000米距离上可打穿大明最新的100毫米特种复合装甲。

除此以外,大沽口要塞外围海面上布设了固定式水下水雷阵,如果没有航线图很难安全突入,并且在入海口设置三道沉于水下2米左右的拦河铁链,即使退潮也很难发现,配置铁戗,安设木栅,加强伪装,外人莫不知也。反倒是驻泊白河深处的三队18艘小型鱼雷艇,可在战时直接越过阻拦索,入海雷击来袭敌舰。

针对大沽口炮台像刺猬一样的火力网,一开始中央舰队也是一筹莫展,在海兵都督府幕僚本部主导下,先后修改完善了十余个案子,或堂堂正正、或突出奇兵、或奇正结合、或围点打援、或多点开花,结果统统都被大本营否决。

按照幕僚本部的分析,这种高耸在滩涂上的炮台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易守难攻,与进攻方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一个是主炮占领制高点,从上向下开火,加上仰角较高,射程远远高于传统铁甲舰只有15度仰角的火炮;第二个是浑身基本没有弱点,除非直接命中射击炮口,否则小口径炮弹打在墙体上就是个白点,并且不像战舰,只要被命中,或多或少会有损失;第三个是几个炮台火力相互支援,密布周边的小炮台,就像一群护卫舰艇,在弥补战列舰火力盲区,基本没有火力死角。

其实,要是和海上战舰比起来,几乎每座大炮台都是一艘庞大永不沉没的战列舰,火力众多,防护严密,视野开阔,各个炮台之间还能相互支援,除了不能机动航行,所有的战舰功能都具备,并且没有海上航行战舰固有的各种缺点,与大明参加据守的月尾岛炮台相比,端是威力巨大。

一番分析下来,几个老成一点的赞划甚至不断的开始唉声叹气,除了正面强攻,用人命去填,否则真不知道怎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