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事 > 第3章 袁绍指导陈琳写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于之前袁熙在邺城逗留,使得袁绍不敢离开,怕他把甄宓带走,从而错失了偷袭许昌的良机。

但在曹操前去讨伐徐州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袁绍也没闲着。

他觉得既然暂时不能用武力解决曹操,那就用文斗先给曹操来个下马威。

于是袁绍下令,让手下的那些大文豪撰写讨贼檄文。

所谓的贼嘛,指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操。

袁绍手下虽然看着人才济济,但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确实寥寥无几。

田丰、沮授、崔琰等人,都是辅人无苟、扶人无咎的忠臣。

他们虽然有辅佐之才,也敢犯颜直谏,却缺乏对整个宏观形势的把控,也就是审时度势、察言观色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这也导致了他们明知道袁绍不是明主,却还是要死心塌地地跟着袁绍,他们明知道袁绍听不进忠言,却总是要自讨没趣地劝谏袁绍。

郭图、许攸等人虽然在谋略上的能力平平,但他们更擅长揣摩主人心思,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说什么话能博得主人欢心、说什么话能使得主人不悦。

所以他们一旦遇到了喜欢被阿谀奉承的主公,比如袁绍这样的人,便会如鱼得水、如日中天。

辛评、辛毗、崔琰、荀谌、王修等人也很有能力,不但具备文韬武略,也会看眉眼高低。

他们知道袁绍并不是那种心胸开阔、广纳贤言的人,但他们也不屑于口是心非、曲意承欢。

所以在很多时候,他们都会选择沉默。

至于逢纪、审配之辈,只不过是凡偶近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罢了。

而那些武将,更没什么太多的城府和谋略,只会在战场上好狠斗勇。

陈琳则与众不同,他博览群书、博闻强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但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更会审时度势。

当年他本是何进手下的一名主簿。

由于宦官乱政,何进想一举将宦官铲除,却遭到了皇太后何氏的强烈反对。

这时袁绍给何进出了个馊主意,让他召集四方猛士,进京对太后进行兵谏,逼太后同意铲除宦官。

最后不但何进自己搭上了性命,还引狼入室,使得董卓进京祸乱朝纲,引发了天下大乱。

陈琳为了自保,在何进死后又投入到了袁绍麾下。

其实他深知袁绍并非明主,可乱世之中又哪容易找到明主?

所以陈琳一直在袁绍手下屈身至今。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一个人如果胸有沟壑、腹有韬略,写出的文章自然超凡脱俗、荡气回肠。

大家写完了讨贼檄文,交到袁绍手里,袁绍一一过目。

其中最让袁绍满意的,还是陈琳的文章,名曰:《为袁绍檄豫州文》。

至于其他人写的东西,要么就是言之无物,要么就是言之无文,总之都无法与陈琳的文章相媲美。

袁绍看得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但为人主者,如果对下属的文章不加以补充和修改,便显得水平不够、能力平庸。

所以就算陈琳写得再完美无缺,袁绍作为主公,也要给他改上一改。

然而袁绍毕竟学问有限,陈琳毕竟才华横溢,陈琳写出来的文章,袁绍要想改得更好,还真是不容易。

一连数日下来,袁绍都毫无办法修改,直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这一日,袁绍又反复咀嚼着陈琳的文章,他愁眉紧锁,搜肠刮肚地琢磨着如何帮陈琳润色一下。

陈琳的文章虽然不长,但里面有很多字袁绍都不认识,有很多词他也不理解。

一篇文章都不能完全看懂,就更别说加以修改了。

忽然之间,袁绍眼前一亮,心中有了主意,他赶紧把陈琳叫了过来。

“微臣参见主公!”陈琳见了袁绍躬身施礼道。

“孔璋啊,不必多礼!你写的这篇讨贼檄文老夫看过了,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也不枉老夫这么多年来对你的器重和栽培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这篇文章,若是放在普通人眼里,肯定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在老夫眼里,还是有一定的瑕疵啊!怎么说呢,老夫总觉得还是差点儿火候,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再澎湃一点、再奔放一点!”

袁绍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

陈琳不知道袁绍指的是什么,于是说道:“在下愚钝,还请主公明示!”

袁绍点点头道:“好吧,老夫今日就从百忙之中抽出来一点时间,为你指点一二!这个讨贼檄文吧,主要是为了骂曹操,所以把他骂得越惨越好!要让天下人看了之后,都对曹操咬牙切齿、深恶痛绝。连曹操自己家里人看了,都想跟他一拍两散、一刀两断。必须得有这种效果,才能称得上完美!”

陈琳点了点头,又蹙眉沉思起来,努力回忆着曹操的一些劣迹。

“曹操这个人,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从小就阴险狡猾、诡计多端。所以在这方面儿,你得再好好下下功夫!不怕过,就怕不到位,知道嘛,所以咱们一定不要含蓄,越夸张越好!”袁绍继续鼓励道。

陈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你这样,我给你点儿启发,如果关于曹操本人,已经总结得差不多了,可以不妨再提一提他爹,还有他爷,包括他祖宗什么的。整个老曹家,就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曹操他爷曹腾,那就是个太监,跟张让、赵忠那都是一路货色!还有曹操他爹曹嵩,那简直就是死有余辜啊!曹嵩当年还花重金买了个太尉,你说他哪来那么多钱,还不是贪污受贿得来的嘛!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完全可以加进去!”袁绍眉飞色舞地说道。

陈琳没想到袁绍会这么无耻,斗胆说道:“主公,有道是: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咱们的敌人是曹操,骂他的家人不太好吧?而且曹腾和曹嵩早都不在人世了,我们炎黄子孙一直讲究死者为大,对死去的人说三道四、品头评足的,似乎有些不道德吧?”

袁绍不以为然地道:“哎呀,那都是封建迷信!什么死者为大?人死如灯灭,难道咱们大活人还怕死人不成?你放心,你就尽管往里头加内容,把整个曹氏家族都骂一遍效果才好呢!”

上命所差,盖不由己。

袁绍既然这么吩咐,陈琳也只好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袁绍拿着陈琳的文章,又道:“孔彰啊,还有一点我得给你指出来!你这里边生僻的字和词句太多了,虽然老夫是都能看懂,但别人却未必能看懂啊!咱们这檄文是要给天下所有人看的,必须得尽量通俗易懂,让大家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知道吗?有几个像老夫这么有文化的,拿来一看就都明白啥意思啊?所以这方面回去还得改,把那些生僻的字词全都去掉,让大家一看就能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陈琳听了袁绍的话,有些哭笑不得。

他本身才华横溢、风华绝代,即便是再晦涩难懂的词句,在他看来也都是小菜一碟。

所以他并不知到底什么词句算是生僻,什么词句算是通俗。

于是陈琳又道:“主公,微臣不才,并不知道如何才算通俗易懂,还请您悉心指点!”

袁绍点点头,拿过笔来,在文章上勾勾划划,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都做上了记号。

“这篇讨贼檄文我给几个嫔妃,不是,我给几个妻妾都看过。我划出来的这些地方,她们基本都看不懂吧,所以你回去尽快删改一下!”

袁绍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都一一划了出来。

陈琳拿过来一看,不禁心下一阵叫苦。

袁绍划的地方也太多了,几乎整篇文章都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