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慢穿记事簿 > 第150章 旧时明月15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气阴沉沉的,眼看就要下雨了,谢宁打马路过自家的瓜田,当即便让警卫下去收一些回去吃。

远远的瞧见有一个穿着灰布长衫的男子略有些熟悉,谢宁还没想起这人是谁呢,倒是那人旁边的许和看见了谢宁,十分高兴的冲谢宁招手。

“长宁啊!你瞧瞧这是谁?”

离得近了当然认出来了,“平禹兄?”

程有民,字平禹,能被许和带到这里,定然是通过初步审查的,谢宁不吝表达些许亲近,以安抚程有民。

许是路途颠簸,程有民面色有些憔悴,比几年前更苍老了,还续上了胡子。

谢宁还能认出程有民,程有民却是不太敢认谢宁了,几年没见,谢宁比以往更瘦了,那衣服穿在她身上,显得宽大的很,皮肤还是白,却不是白里透红,而是病态的苍白。

只一双眼睛仍旧明亮有神。

真是路自长沙忽相见,共惊双鬓别来殊。

“长宁.......”

程有民一开口便有些哽咽,为自己多年奔波的苦,也有对谢宁变化的心疼,他也听说过赤区很艰难,但却没想到这么苦,看谢宁这样子,肯定是饿瘦的!

顿时心里对未来又多了丝迷茫,但很快他又坚定下来了,生活苦,忍忍就好了,总比没命要好。

许和看着谢宁身后警卫员们抱着的瓜,嚷嚷道,“今天可得分你一个瓜才走!”

“吃,随你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这眼看就要下雨了,我们去院子说话。”她这瓜田可不少西瓜呢,许和那肚子才多大?

旁边有不少人急匆匆的跑过,都是收庄稼的。

“平禹兄怎么来这儿了?夫人和孩子们可还好?”之前边区派人去动员她以前教过的学生,来的人并没有程有民,听说在当初一出事,程有民就带着老婆孩子回乡下老家了,躲了个彻底,谢宁倒也放心。

程有民接过热茶,脸上露出苦笑,“当初回到老家生活没几年,小鬼子就打过来了,我只好带着静如和孩子去港城避难,那里有我的好友在,也还算安稳。

但在去年港城就沦陷了,我在初听到小鬼子攻打港城的时候就带着静如和孩子们在工党人士的帮助下逃了出来,如今大片沦陷区,国统区也不安宁,便来了这儿。”

主要还是谢宁在这边,他就如果来了,也不算举目无亲,以前便是知道谢宁成了工党,但这些年闹的邪,他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以免惹祸上身。

如果是独自一人,他自然敢不畏困难北上,可家里妻弱子幼,他抛不下,因此对于那些能够抛家舍业出去干革命的人敬重是敬重,但却做不到他们那般的勇敢和无畏。

在老家和港城生活的这些年,更是不敢透露任何自己对于机械的学识,只教些许国文谋生。

几人聊了没多久,谢宁便让程有民带着夫人孩子来这里吃饭,好好唠唠嗑。

等程有民带着两个西瓜回去的时候谢宁才看向许和,问道,“怎么回事?”

许和便笑,颇有些得意,“咱们的同志在港城受到过程先生的帮助,刚好是当初派去沪城接学生的同志,认识程先生,在港城乱起来的时候便带着人护送程先生一家出来,询问过程先生的意见后便带着人北上来言安......”

当然了,其中肯定会有诱导性的话语,但他们都是真诚的!

虽然现在已经是边区第二次实行精兵简政方案了,主要是紧缩机构、裁减人员,且充实到县级政府。

毕竟这里是中国革命中心,汇聚众多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驻扎着留守保卫部队,还吸引了大量从全国各地前来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但边区又是一个经济落后,民力有限的地方,因此“鱼大水小”的矛盾十分突出。

加上国党的经济封锁,就过的更困难了。

这才要精兵简政,以节省民力,也就是减轻农民的负担。

可这个政策对于谢宁这样的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只有人不够的,从来就没有多余的人一说。

毕竟人才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