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李头带着他们一路往地里去。

土地很是集中,一块挨着一块,都种的麦子,一片绿油油的格外显眼。

“你们怎么把水田都种上了麦子?”宋老太声音中带着不认同。

她蹲下来仔细看了看地里的土,这田比他们赵家沟的水田还要肥沃。

要知道,在南方,这能种谷子的水田,可是比旱地每亩要贵一到两贯钱。

宋家人现在做事,都是各自忙各自的,对外,还是以宋老太为主。

就比如这田地的区别,宋圆圆他们就是不懂的,也就不出声。

老李头有些为难,“东家,我们都是从北方过来的,就种麦子种大豆的熟悉些,别的庄稼也不会。

前东家好心把地佃给我们,我们也不想种不好糟蹋了,就都种了麦子。

麦子收了再种上一季大豆,尽量不让地空着。”

这个解释还算合理。

“这地,我记得就十余亩,但是刚刚过来那房子,不算前面空着的三座茅草房,以一幢为一户的话,也有十六户人家,你们这地如何分得过来?”宋老太继续问道。

“够分的够分的!”老李头声音里透着喜悦,“咱们这一群人啊,都是老的老小的小,地再多就种不了了,这十亩地,咱们都是一起种。那边还有一片山林,种上些红薯,就不用饿肚子了。”

“不用饿肚子就行了吗?”赵文成惊讶地问出了声。

老李头高兴的笑出声,“没人驱赶,不用担惊受怕饿肚子,还有房子住,这已经很好了。”

声音里的满足,让人很难不感受到。

“山林是那一片吗?”宋老太指着不远处问道。

“是是,东家请跟老叟来。”

老李头带着宋家人到了山林,这片林子很大,有二十多亩的样子,上面都是光秃秃的树,土地都是新翻过的,没有什么杂草。

宋圆圆上前查看了一番,树都是同一种,“这好像是果树,结的什么果?”

一讲起这个,老李头又有些小心,“回小东家,这是梨树,但是每年挂果太少,还长不大。老叟就想请示东家看看,能不能伐一部分去,改种别的?”

梨树下种红薯,梨子能长大才有鬼。

宋老太知道孙女开口定有用意,也不插言。

“收的梨子还有吗?”宋圆圆又问道。

“有有,老叟家里就有一筐。”

庄子就这么大,十亩农田,二十亩山地。

农田全是麦子,山地如今荒着,隔着庄子不远,就有一条小河,灌溉也还算方便。

其余的,也没什么可看的了。

庄子里的人见老李头带着新东家转了一趟回来,又直奔李老头家,内心惴惴。

但碍于老李头的交待,庄子里的人也只敢在门口观望,唯恐行为不当,适得其反。

老李头家很简单,两间土墙的茅草房,外间厨房堂屋混用,老李头带着两个十多岁的孙子住。

屋里的凳子,都是见着东家往家里来,两个孙子现到各家借的,凳子一看都是自己摸索着打的,什么样的都有,甚至有直接把树桩削平当凳子的。

见他们张罗着要借碗来倒水喝,宋圆圆忙打断,“我们带了水,不必麻烦了,你把梨子拿来我看看。”

老李头大孙子闻言去里屋用衣服兜了几个梨子出来,打水一个个洗干净,再一一递给宋圆圆等人。

宋圆圆接过,少年应该才十三四岁,指节粗大,皮肤刻满了劳作的痕迹。

“谢谢哥哥!”宋圆圆礼貌接过。

少年被一声哥哥叫得梨子险些丢了出去,也不知道怎么回应,快速发完了所有梨子。

宋圆圆拿着就啃了一口,梨子皮厚但清甜,果肉也算细腻,是最近难得吃到甜味的水果了,只是梨子确实太小,一口就能啃到核。

“李爷爷,这个梨子味道还不错,你们有拿去卖吗?”

老李头有些不好意思,“起先的时候,拉去卖过,但是没人买,都说花钱买不如去山里采野梨子吃。”

宋圆圆明白了,有钱的人家看不上,没钱的人家不愿意花钱买来吃。

“你们这个梨子还剩下多少斤?”

“还挺多的,每家至少能有个三五百斤。”

“如果有人要收,你们愿意卖吗?”

“当然愿意,只不过,也没人要啊……”

片刻之间,宋圆圆已经有了决定,她看向宋老太,“奶,召集所有人见一面吧,那山我有用。”

“行。”

不多时,整个庄子的人都集中在了老李头家门前的空地上。

果然,多是老弱妇孺,男丁要么四十岁以上,要么十五岁下,四十多岁,在大晋朝就属于老年人了。

换新东家的通知他们是早就知道了的,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处容身之所,他们都很珍惜。

这一阵子他们都很忐忑,也不知道新的东家好不好相与。

看着这群人,宋家人也想明白了凤林郑家的用心,即使没有后来圣上的封赏,这个庄子,他们也完全应付得来。

没有让他们忐忑太久,宋圆圆走了出来。

“我们是你们的新东家,姓宋,洪州府今科解元宋康,想必你们听过,便是家父。

刚刚庄子我们已经看过一遍,田地,你们可以继续种,佃租不变。”

虽然疑惑东家为何是个小娃娃来主事,但听到佃租不变,依旧不妨碍他们心中欢喜。

近两个月的担忧,终于放了心。

“但是,”

一听小东家起了话头,庄户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另外二十亩山地,之前是没有收租。”

庄户们闻言脸上大变,就要辩解,果然这世上不能好处占尽,可他们若交租,他们吃什么。

“你们先听我讲完再讨论不迟。”宋圆圆也不想大喘气,但这该交待的要先交待清楚。

“这山地我们依旧不收租,但是不能再夹种红薯,种出来的梨子,按照两文一斤收。家里有梨愿意卖的,今日便可称重结算。”

“两文一斤,你家有多少斤?”

“我也不清楚,当时孩子爱吃,我就多留了些。”

“我家也有几百斤呢。”

“有救了有救了,今年能好好过冬了。”

庄户们激动地谈论着,年长一些的甚至哭了起来。

赵文成早就被宋圆圆派去,找郑管事派车了,庄户们指定是要卖的,根本不用担心。

宋圆圆又讲了为何不能夹种之事,土壤肥力有限,若种红薯,土壤肥力不够,梨子自然不能长不大。

如今夹种都能收获五千多斤,来年翻翻定然不是问题。

五千斤可卖十贯,那一万斤可就是二十贯,青阳县的红薯一文钱两斤。

庄户们虽然算不清二十贯可以买多少斤红薯,但一定是很多很多。

他们又不傻,肯定选种梨树了。

就算像今年这样的收入也不亏,不然东家要收租,或者不给他们种了怎么办?

真是天菩萨保佑,让他们遇到了这么好的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