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钱员外乐呵呵挤进了车厢,和苦大仇深的众人紧挨着,一路上他神采飞扬地畅谈着自己的商业计划,立志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常小小终于在他喘口气的时候,插嘴问道:“东家,是送你去悦来客栈呢?还是哪儿呢?”

钱益多笑呵呵回道:“我在内城的东湖边买了处宅子,送我去那儿就成。”

客栈虽好,总归没有自家舒服,而且东湖风景不错,有不少富贵闲人在那里小住。

马夫依言送他们过去,未几到了地头,钱员外非要请他们下来喝茶,反正离宵禁时间还早,大家也算认认门。

钱员外的宅子不大,但却很精致,外院的护卫不少,但内院却毫无人气。

“婶子在老家吗?”常小小知道有些商铺掌柜自己在外打拼,妻子和孩子都放在老家,因路途遥远,甚至几年才回一次。

钱益多很自然地说道:“在下尚未娶妻。”

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他也压根不在意, 无后就无后吧,反正这些钱财,他早就打定主意要交给常家。

毕竟自己当初走投无路,是常家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至于老家那个伤心地,除了请人过去扫墓,他压根回都不想回。

不多时,婆子端了茶水过来,钱员外笑呵呵道:“张婆婆,有没有晚饭啊?”

“老爷回来得倒巧,大伙的饭已经做好了。”不多时,张婆婆便端着托盘在桌上摆了几盘菜。

钱员外招呼道:“我平常都在外面吃,今天晚了,就吃些家常菜吧,明天我做东,再请你们吃顿好的。”

本来只是留下来喝茶的,没想到又混上一顿饭,看得出来,这是钱家上下都吃的饭菜,不分什么主仆。

饭桌上钱员外边吃边聊,不待别人来问,竹筒倒豆子似地将家里情况交代得明明白白。

由于钱员外特别有钱,而且又爱显摆,家里器具和身上的饰品,多以黄金为主,于是他便收留了许多流浪的孩子,请了名师教习。

学得好的,便请来当护院,学得一般的,就送到各地的悦来客栈当账房或是小二,总之他身边都是信得过的人。

当然从饭菜的质量来看,有荤有素,还有汤,说明钱员外给的待遇也不错。

吃得差不多,钱员外去了书房,而后抱着账本和钱箱走了过来。

“十多年的分红也该给你了,其中有些又拿去投资开店,我都记在本上。”钱员外将账本递给常氏,却发现她好像又开始迷糊了。

没想到常善人一生行善,却被奸人所害,妥妥演出一副现实版农夫和蛇的故事,也连累独女受苦。

不过幸好常氏后继有人,当下他便把银票和账本给了常小小,“今年的分红得等到年底了,这些是以前的。”

常小小现在超爱银票,京城银庄众多,银票都是直接拿来用的,用不着换来换去,都快成硬通货了。

一叠厚厚的银票,每张面额都是惊人的一千两,这么多银子,怕是国库都没有她富裕啊。

“我要不要跑去换成银子,融了铺地板。”整块的银子就算是小偷来了也拿不走,倍感安心。

唯一的缺点就是她本人也拿不走。

猴子立马建议她,“何不融成大银球,推着走岂不更妙?”

钱员外笑笑,“不必换成银子,这家银庄我也有一股,跑不了!”

众人惊讶得看着他,怪不得放着好好的官不做,偏要去经商,这得是财神爷转世吧。

若是户部尚书的位置换了他来坐,怕是国库的银子得堆成山,当然前提条件是皇帝别败家。

要是像现在这样,不是建花园,就是建王府,父子俩一起可着劲儿得败家,就算是金山、银山也遭不住啊。

饭罢,宵禁时间也快到了,常小小抱着小钱箱告辞,钱员外还要安排马车相送,众人俱都连连推辞,这里离城墙根下也没多远,多走走全当消食了。

只不过没走出多远呢,常小小就被人叫住,她回头一看,嘿,老熟人。

“白管家,你家就在这吗?”

白管家看到人群中有一个女人很眼熟,但因为被几人挡住也没看得清,便指着旁边的小宅子说道:“这里是我家。”

而后他又凑到常小小面前,低声说道:“你那里人多眼杂,甚为不便,月底你把银子送到这里来。”

“没问题!”常小小还指着他提供林丞相的消息呢。

两人打过招呼便挥手作别,白管家眯眼看着一行人的背影,呐呐自语,“真有点像啊。”其中一人长得挺像失踪的疯女人。

随后一段时间内,钱员外频繁请他们吃大餐,常小小虽然有钱,但却没有做富豪的觉悟,仍是每天杀猪卖肉。

只不过最近街坊来买肉的时候,都在讨论坊间流传的新故事。

“大婶子,啥故事啊?咋这么神神秘秘的?”常小小边剁肉臊子,边问道。

街坊们买肉倒在其次,一个个都是找地方唠嗑的,巴不得能有听众参与。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都在说丞相给皇帝戴了绿帽呢。”

“这么劲爆的消息,怎么可能啊?”

“还别说,真有可能,林贵妃不是一直都住在林丞相家吗?他们虽然同姓,却出了五服,说不定日久生情呢。”

“皇帝老儿岂不生气?说不好还在给别人养儿子呢。”

常小小一听就知道是钱员外的手笔,据他的计划,利用书坊印刷出小话本子,趁着无人之时,扔进外城百姓的小院里。

京城的百姓大抵都认识一些字,连估带猜,愣是脑补出一副苦情戏。

一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一位是幽居深宫的苦命女子,再加上认皇帝为爹的私生子。

故事性太强,本来就没啥娱乐活动的外城百姓,身居社会底层,每天累得要死,早就对朝廷不满。

再结合话本子的情节,立时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反正这种空穴来风的事,也查不到主谋,故事本身在传播中渐渐变了样,已经从爱情故事,开始往谋反宫斗上靠。

当林丞相发现下人眼光不对时,内外城的百姓已经口耳相传个遍,他招来白管家打听,才知自己竟成了话本子里的白面奸相。

他倒不担心百姓有什么想法,就是害怕万一皇上知道这事,可怎么办?

作为丞相,他深知此事处理不善,不仅自己仕途无望,说不好连命都丢了。

为此,林士化次日便上奏朝廷,严查京城谣言传播一事,一来先将事情定性为谣言,先给皇上打个预防针。

二来这事必须追根溯源,将幕后黑手揪出来。

可防民之口尤甚防川,越是不让传,事情发酵得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