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 > 第99章 流民复业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密州知府此举是为了自保,毕竟当天人多眼杂的,难保没有人告密,而秦王的到来,让他不免有些担心,索性纳个投名状。

陈总兵和秦王都激动问道:“在哪儿?”

密州知府手指南方,“就在山里!那可是老夫亲眼看到的。”

南方?南方不是绵延八百里的大山嘛,自古以来就是流民、逃犯最喜欢的地方。

那里每道峪口,都有可能居住着躲避苛捐杂税的流民,亦或是避世隐居的修道居士。

秦王追问,“可知他在哪个山头设营扎寨?”

密州知府双手一摊,很无辜道:“我派兵跟踪,可是很快就被人发现,也不知具体在哪儿?”

“这不说的跟没说的一样啊,”陈总兵粗着嗓子嚷嚷,“山里那么大,随便哪个山头、山谷都能藏个几千人,这不是废话嘛。”

邓知府尴尬道:“他们招了不少流民,或许随便抓个人问问就能知道,不过眼下不急,下官已经安排了宴席给殿下接风洗尘,有清倌人哦。”

陈总管白了他一眼,“怎么那么多清倌人?”前两天他来,已经收用一个,没想到又有,难道清倌人都是地里韭菜不成,割了一茬又一茬。

“呵呵,”邓知府不好意思地搓搓手,“这不是流民多嘛,都想活着混口饭吃,也算体恤她们了。”

世道太乱,对谁来说都不好,对漂亮的女孩尤其不好,若是她们被其他人盯上,下场更惨,倒不如卖到城里还算有条活路。

如今城中大街,每天都有头插稻草卖身的姑娘、小媳妇儿,卖价很便宜,长得俊俏些的,给银四两牵走,长得有些抱歉的,只要一笼馒头。

以前城里有很多光棍,如今几乎都已娶亲,城中天天都有人办喜事。

秦王很少出城,从原本处处受管制的京城,突然来到地方,品级还是最大的,顿时有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激动,“那就有劳了。”

邓知府对秦王没得说,就连原本府衙后堂的房子都让了出来,自己一家老小,则搬到同知衙署中挤着。

秦王专职督办流匪做乱,按照先抚后剿的旨意,他让邓知府在四城门上,张贴了流民复业令,劝导流民返回原籍。

对于愿意返乡务农的流民,官府给发一些路上吃用的口粮和银子,并签发了路引,凭此条可顺利返乡。

有些人实在受不得颠沛流离之苦,情愿原路返回,这些人家中好歹有些薄田,只待洪水退去,重新种庄稼。

至于苛捐杂税之类,完全指望着朝廷减免一些,否则还得卖田还债。

但大部分流民没有土地,他们不过是地主豪强手下的佃农罢了,回去不仅要花钱子佃地,还得照常当差服徭役,鬼才愿意回呢。

城门口,有识文断字的流民,一字一句将官府张贴的公文念给大伙听,城门口的流民仍在议论纷纷。

“前面那些人都走了,咱们要不要回?”

“我家原来十亩良田,不过年年收税太多,便将地契落在乡里举人家,如今没田,倒落个轻松。”

“也轻松不起来,回去还得挖河沟呢。”

“管那么多呢,那边在发路费、口粮,大家不想要吗?”

“要呢,脑子坏掉了才不要呢。”

秦王站在城墙上往下看,这些流民围上来只为领粥,但让他们返乡,却不愿意,“这些个刁民,领了口粮、银子,转眼又来混吃混喝。”

陈总兵嗤笑一声,“殿下放心,末将对付刁民最拿手了。”

“先不急,再看看,若是几日后还是没人返乡,那就靠你了。”

果然几天后,陈总管就开始调兵把控进山的各个路口,此举虽然不能杜绝流民进山讨生活,但却能有效降低流民规模,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

陈总兵着人将“流民复业令”、“赦罪令”在山里来回宣传,毕竟山里不仅有流民,还有一些占山为王的江洋大盗。

晋王等人也已早早接到消息,大家来到四处漏风的王府开会。

柳帮主不明白了,转头问吴军师,“朝廷这是打算做什么?”

“明摆着的,想让流民回去继续种地交税啊。”

流民虽然大部分是佃农,但年景好时,还能多收个三、五斗,除了交租,只要干得多些,吃得少些,也能勉强养活一家老小。

但决堤后,田地没了收成,全跑到外面当流氓,谁来干活交租、服徭役?

柳帮主挠挠脑袋,“不是,他们不是已经在山里开荒了吗?都是种地,在哪儿不是种呢?”

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工,莫非王臣,都是老百姓,何必死扣着原籍不放呢。

吴军师白了他一眼,“这里又没有设府建衙,没人管束,谁知道究竟有多少流民,又要交多少税?”

站在朝廷的角度上来看,流民原本的土地可都是熟田,产量有保证,地理位置也好,方便管理。

不像在大山开荒,还得重新清理杂草树木,几年都没啥收成,自然是不愿意的。

当然朝廷也有另外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原本的良田都属地主豪强,或是皇亲国戚等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压根不希望手下佃户离开。

如此种种矛盾下,山里的流民根本不想出去当差、纳粮。

晋王对众人道:“根据裴忠他们打听到的消息,此次是秦王亲自督办,又有河北陈总兵领兵,此事想必不会善了。”

裴一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殿下可是知道些什么?”

“你们有所不知,陈总兵不擅对外打仗,但对内镇压却素有恶名。”

当下晋王将前几年有监军参他一事说了出来,原来陈总兵曾带兵剿匪,将山寨内的匪徒全部脱衣、剥皮后斩首。

一个壮男力可是很重要的资源,那些匪徒明明可以发配、充军,为朝廷作贡献,但他不待请示上级就将人杀得干干净净。

监军都来不及阻止,若是如此,倒也罢了,最让他受不了的是,陈总兵竟然从人头中挑出好些长得不错的,用石灰腌制后,送其当礼物。

监军虽然已经不是男人,但好歹还是人,每天睁开眼,就能看桌上端端正正摆个人头,心理压力太大,于是忍无可忍地参了陈总兵一本。

皇上当然训斥了他一番,罚了陈总兵半年的月俸,但没多久那位监军就失踪了,皇上追查无果便只能另派太监当监军。

众人惊呼,“莫非他把监军杀了?”

晋王点点头,“嗯,因为陈总兵把监军的头颅腌好后,又送给新监军当礼物了。”

“嘶~”常小小倒吸一口凉气,“他该不会是屠夫出身,卖不出去的肉都喜欢腌起来?”